另一方面,宋代在诗词的发展上也达到顶峰。诗词和绘画一样,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文人追求,使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尤其是在苏东坡开创了"文人画"这一诗画一体的特殊形式,将诗词提在画上,相得益彰。由此可窥见宋代优雅精致的社会文化。小品画在此基础上发展,追求意境和细腻,精致地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
(2) 小品之俗:纸上尽显人生味
商品经济发展: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即便战败于金,南宋定都"临安",战乱并没有使经济贫困,反之,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使"宋"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南宋"小品画"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宋代的服务业都呈现出明显的商品化色彩。以"典雅"著称的艺术作品,也逐渐出现了商品化的趋势。《东京梦华录》记载有:"角楼街巷东街北,曰潘楼酒庙,其下毎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这也伴随着市井百姓的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的满足也促使他们开始追求一定的精神喜好,"小品画"也因此在民间逐渐兴盛。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使大量劳动人口和技术南迁,极大地促进了南方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丝织业的繁荣。丝织品也是"小品画"的一个重要载体:如以上乘的书画作品作为缂制的对象制作缂丝(继而制作车屏风等摆件),大件作品耗时繁杂,使得画幅小巧精致的"小品画"深受喜爱。
文章插图
战乱后画家流入民间:如前文所提,北宋末宋徽宗创立宣和画院,但随着北宋的灭亡,画院画家经过辗转逃亡,逐渐集结于南宋的都城临安,继续为皇室创作。但在流亡的途中,亦很多画师流入民间。
这也促进了南宋时期 "小品画"的创作和发展:一方面,高技的画师们在民间从事书画之事,带动了百姓对于"小品画"的审美和喜好;另一方面,市井的生活百态和多姿多彩也为创作者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来源。
(3) 雅俗共赏:文化发展和广泛的社会需求的共鸣
南宋"小品画"的发展是基于其一定的 "文化动因"。首当其冲便是"选贤"。随着科举制度在隋唐的创立和发展,一改过去氏族垄断官僚的做法。到宋朝,科举已经有所放宽:其录取和作用的范围扩大由士族阶层发展至平民阶层。
一方面,这使得宋代的官僚阶层已经从世家贵族转向了文人墨士。文人往往具有极高的精神上的追求和发展,这带动着宋代的价值审美向"典雅"和"精准"靠其。而另一方面,宋代的体制改革让更多的平民阶层走入仕途,这也将世俗的喜好带入"上层",继而也随之而被"上层"所接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物质需求也带动着"小品画"的兴盛。以"团扇"为例,团扇不仅在女性阶层、日常礼仪及戏曲舞蹈中使用广泛,甚至连新兴的士大夫阶层,也是有持扇的风尚。团扇可谓是成为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根据吴自牧《梦梁录》的记载,南宋临安有专门制作团扇的"扇子巷"。上至士大夫阶层,下至百姓都有需求的团扇不仅带动手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对"小品画"的传播:"小品画"被广泛应用于扇面内容的制作上。
文章插图
南宋"小品画"的发展离不开其广泛的社会需求,这不仅仅体现在一些小型置物的物质需求上,它也体现在南宋的室内装饰和家具上。
《梦粱录》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表现时人赏画成为一种风尚。"小品画"大多是用于装饰,实用性较大,也常被制作与屏风(包括但不限于挂屏、枕屏等),这可以在今流传的诸多画作中可以窥见一般。
- 芷安:典雅清隽 秀外慧中
- 道家智慧以宽怀容纳卑劣,才是高于世俗的涵养
- 红楼梦:看这端庄典雅的宝钗私下里是怎么骂黛玉的?意想不到
- 画中女子典雅唯美,是古典油画的代表!
- 山上有座寺(诗)
- 阿拉伯人都在世俗化,为何波斯人却偏偏选择政教合一?
- 故宫珍藏珐琅器,乾隆时期仿古之作,造型庄重古朴,釉色纯正典雅
- 周娥皇:重病期间,遭到李煜和小周后的双重背叛,最是无情帝王家
- 900㎡典雅大宅,诠释低调的奢华与张扬!
- “女神”朱乒乓书法不错,古朴典雅,晋唐味足,楷书干净行书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