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也不会成为例外,尤其是“庆历兴学”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尽管范仲淹在庆历三年推行的“庆历兴学”因受到当朝权贵阶层的抵触而不得不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流产,但范仲淹和胡瑗的联手,还是对北宋早期官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书院发展的贡献、帝国人才的培养,实实在在从苏湖而至杭州,再由杭州而至全国,层层推进,全面开花。
大约三十年之后,改革家王安石[]继范仲淹之后,再次举起了兴学的大纛。
而从睦州到苏湖,最后到杭州,从北宋而至南宋,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儒家圣学传布的路径图,枢纽所系之者,正在范仲淹一人。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范仲淹奉仁宗命由邓州(河南)移知杭州任地方官。此时,六十一岁的范仲淹其实已经疾病缠身,身心疲惫。仁宗的这番任命,虽然不无照顾的成分,但在为政从不懈怠的范仲淹,主理这个人口众多、风物萃集、英才辈出的两浙中央城邦,也不得不勉力为之。在赴杭州任经家乡苏州时,他和兄长范仲温商议,用自己毕生所积,在苏州购买良田千亩,以此为财力基础,开办范氏义庄,并亲定义庄规程,使族中贫困者“虽至贫者,不复有寒馁之忧”,“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则有赡。”义庄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范仲淹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立塾以教”,“教养咸备”。此事虽然于杭州城的范氏人等无涉,但因是范仲淹在赴杭州任时所力推,故不能不说和杭州无关。
胡瑗与庆历兴学这一段看起来和杭州没有多少关系的历史,跟下面这一个大事件有很大的关系:
范仲淹在杭州任上,与后来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杭州的历史性会见。
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春,久慕范仲淹之名的王安石获知范仲淹来杭州任职后,大喜若狂,当即投书范仲淹,期待来杭州拜见。
小粉丝见大偶像,这事范仲淹应该遇到不少,一般情况下,他能推也就推了。可这回投书的这位小王大人似乎不同,从字里行间,范仲淹读出了王安石和自己相同的气性,也读出了这个后辈以天下为己任、矢志改革的改革家气质。于是他回信王安石,欣然和王安石相约杭州。
其时,王安石正在鄞县(宁波)任职,两地水程,两天即可到达。在西湖边,两人刚一见面,虽然年岁相差不少,但同气相近而相亲,便如认识多年的故交一样,有说不完的话。
“先生推行庆历新政,所提振文教十条,皆切时弊,也必能为国家择贤才、选栋梁,中道而废,晚生深为之惜。”有幸拜会天下名重的范大人,王安石迫切希望他说出庆历新政中道而废的真正原因,以为后来者所戒。
“改革之成败,虽系乎朝局,却也系乎时遇。时遇不善于仲淹,虽天子勉为,奈何?”范仲淹显已平复了新政失败以来积久的沉郁心情,反过来安慰王安石这个热情洋溢而勇气可嘉的后辈:“国朝积弊已久,改革势在必行,君等可择时遇而上良策,切不可因仲淹之遇而退却。”
“敢问先生,欲作改革家,应有何等才能?”
“良智良策之外,唯正义与勇气耳。”范仲淹语重心长地说:“改革当首要为天下苍生计,而不仅仅为国家社稷计。仲淹所谓‘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 ‘视阙政如已之疾,视恶吏如已之仇’、‘慨然有益天下之心,垂千古之志’,‘不以一身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已推而纳之沟中’,‘舍一身之私,从万人之望’,‘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寸怀如春风,思与天芳’,‘但愿天下乐,熙熙千万春’,此皆正义与勇气要旨。正义不存,则改革有偏;勇气不存,则改革无力。”
“先生人格之完美,爱国之深沉,学问之博大,勇气之超然,当世罕见,学生望之如泰山北斗。期先生鼓余勇,再入中枢,复行新政。”王安石还存着这样炽热的理想,他想象着官家哪一天召回范仲淹,重新推行新政,自己愿鞍马相随,一效犬马之劳。
“官家为政,有不可为人道之难,为臣下者,不能不虑及此。再者仲淹年高体衰,恐来日无多,只能寄希望于君等了。”
- 冷军的油画要放大30倍看,比照片更细腻,油画技巧超一流水平
- 梅兰芳的行书《锦瑟诗》欣赏,行云流水柔美洒脱,网友:才艺双绝
- 曾国藩诗10首: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 梁山上最让人失望的4个人,登场时被吹得很强,实战却是三流水平
- 中书协老书法家柳倩,30年前的草书字帖欣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 歌颂家国情,北京十一中原创话剧《龙须沟畔的读书声》云端首演
- 青山区新沟桥街举办惠民文艺活动
- 绩溪上庄|胡适故里竟然这么美
-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东吴将领多为二流水准?一流名将有,孙权不愿用
- 神评来了——有人出了上联:“周瑜看小桥流水”然后网友就炸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