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座洞窟|吾心归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参加完“书见奀筹录”读书会,好友子涵送我一本《我心归处是敦煌》,“有空看看,我们相约写一篇书评或者读后感吧,相信看完一定会有想去敦煌的冲动”。敦,大也,煌,盛也。历史的文明注定要在敦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敦煌莫高窟也被称为千佛洞,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举行,樊锦诗便是其中的一位。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从事文物保护近60年,这近乎一个人的一生,而敦煌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她止步,大半辈子的光阴,荒野大漠里的735座洞窟,文明需要守候,文化需要传承,江南女子的樊锦诗做到了。
樊锦诗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是啊,一个江南大家闺秀,北大高材生,她所有的光阴都在这里。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守护着艺术瑰宝近60年,如果没有这样的守护者,也就没有今天的莫高窟。守护敦煌的意义是什么?樊锦诗说是一种精神力量。
古罗马的哲人赛涅卡说:“人的生命如同寓言,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有内容的生命自然是精彩的。正是心智让我们变得富有,在最蛮荒的旷野中,心智与我们一起流放,在找到维系身体所需要的一切后,它饱尝着对自己精神产品的享受。”作者顾春芳在后记中说,她曾用“守一不移”四字来概括樊锦诗一生的追求和意义。这个“一”就是莫高窟,她来了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一”就是她作为北大人的自觉和自律,离开北大以后,一直在她身上传承和保留了的北大精神;这个“一”还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她从没有忘却也没有背叛过。
樊锦诗本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为守护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从某种意义上说,敦煌虽不是樊锦诗出生的原乡,却是她倾尽心力守护的第二故乡。敦煌显然没法同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相比,然而敦煌自有它的魅力,让樊锦诗能够为它舍弃北京、上海的繁华,甚至与丈夫分居19年。
她说,保护就是和时间赛跑,急功近利是学术的死敌,40年后终于完成的《敦煌石窟全集》,标志着石窟考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书中她自己说是沾了莫高窟的光,每一个莫高窟考古人都是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叶,一起向上成长,共有一个树干,共有一个根基,最后把一生都留在了敦煌。
读完最后一页,我写下这段诗行,为樊锦诗,也为一直坚守在敦煌的莫高人——谁在遥望,
大漠深处那一片苍凉;
谁在诉说,
敦煌心底曾经的哀伤;
谁在歌唱,
丝绸路上飞天舞盛唐。
鸣沙山上的月牙泉,
静静守候在身旁;
735座洞窟|吾心归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千年阳关玉门关,
宕泉河畔的墓地,
大漠深处情深意长。
一座石窟,一曲悠扬,
一组飞天,一处绝唱。
735个洞窟一一走过,
精进,禅定,般若;
60年敦煌守一不移,
深厚,纯正,静谧;
文明不失力量,
灵魂凝结信仰,
心灵安放的地方,
这里是东方,
这里是敦煌,
这里是家乡。
(张琳/文 编辑: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