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积极的在下面留言评论说出你的观点!大家好,我是你们最爱的小编,带广大筒子们扒娱乐。提起古代最铁面无私的清官,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被称为“包青天”的包拯,一千多年来,有关包拯的各种传奇在民间不断流传,评剧、越剧、川剧等戏曲中都刻画了深入人心的包公形象。尤其是经典的“铡美案”,更是让包拯成为了大清官的代表人物。可是仔细研究《宋史》等官方史料,我们会发现包拯根本没有民间传说中的那些故事,他的人生经历比民间传说平淡的多,那么包拯是因为什么流芳千古的呢?
文章插图
包公名拯,字希仁,他是哪里人呢?很多人会想到影视剧中的那一句“开封有个包青天”,认为包拯是河南开封人,其实包拯出生于安徽,他的祖籍在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小包村。这里的人都称自己是包公的后代,从北宋到今天,已经传了将近四十代。有关于包氏的祖先,在《包氏家谱》中有明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楚国大臣申包胥。古人的姓和氏是分开的,申包胥为姓“风”,“包”是他的氏,“申”则是他的封地申邑。申包胥在楚国将亡之际,在秦宫宫殿门前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发兵救楚。在楚国恢复元气之后,申包胥带着家人去深山隐居,起初以封地“申”作为姓,后来为了避嫌,申包胥的后人改姓包。
文章插图
根据《包氏家谱》记载,包拯是申包胥的第三十五代孙,包拯能有如此高尚的人格,自然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包拯的父亲名叫包令仪,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读书人,根据《宋史》记载,包拯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从小就“挺然若成人,不为狎戏”,像个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朱子语类》记载过一件包拯少年时的事:当时少年包拯和同学正在庐州城的一间寺庙里借读,但是美名已经传遍乡里,乡里的一位富豪想通过请包拯二人吃饭,借机提高自己的威望。结果被包拯严词拒绝,他对疑惑不解的同乡说:“我们读书就是为了将来入仕,此人想借我们来壮大他的声望,可见其居心叵测,若他日你我就在这庐州城为官,他说你曾经吃过他们家的饭,要找你帮忙,你帮是不帮?若是做了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怎么对得起庐州百姓?”
文章插图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云里雾里的同窗,二人因此一起拒绝了富豪的宴请。包拯小小年纪,就能坚持做人的原则,知道官民之间的界限,实在是难能可贵。包拯的这种少年老成,很快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此人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坛诗人刘筠,也是宋仁宗时期最知名的清官之一。1023年,刘筠因为得罪了权臣,被贬为庐州知州,就是在这里他认识并培养了包拯,包拯后来为官的清廉和正直,与刘筠这位恩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人十分注重人才品格的培养,刘筠作为庐州知府,自觉地承担起了教育学生的重任,当他听说少年包拯的美名时,就决定亲自去查看一番。刘筠躲在包拯读书处的窗外,仔细观察了这个年轻人的一言一行,发现他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该读书的时候更是一丝不苟,无论什么新鲜事他都视若无睹,大有魏晋之时名士管宁读书的态度(成语“管宁割席”)。
文章插图
刘筠找到了包拯,一番交谈过后,包拯拜刘筠为师,从恩师身上,包拯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为官做人的道理。刘筠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不会辜负他的希望,将来必定会是朝堂之上对抗敌人的利剑。1027年,少年聪慧的包拯顺利的通过乡试,接着又通过了会试,在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上,包拯侃侃而谈,赢得了皇帝的青睐,成功的考中了进士。刘筠本以为自己亲手培养的学生,能在朝廷上和奸臣们斗智斗勇,没想到不久之后包拯就辞官回乡,还陪伴他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路。当时包拯被派到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做官,可是他的父母不愿意离开家乡,宋仁宗得知此事后让包拯做和州监税(今安徽和县),没想到他的父母还是不愿意去。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包拯认为父母既然不愿意去,那么自己干脆就不做官了,因此一直在家中侍奉双亲,同时也陪伴恩师刘筠。包拯的这一举动震惊了全天下的读书人,大文豪欧阳修激动的赞美包拯“少有孝行,闻名乡里”,包拯虽然隐居不出,但是在天下的读书人眼里已经是明星一样的存在。1031年到1032年,包拯的恩师刘筠和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守孝三年后,决定出山做官。他花了两年的时间,明确了自己为官的目标,那就是“不畏权贵、清苦守节”,这些他全部做到了。
- 包公后人今何在?第35代后人定居此地,为守包氏祠堂从不外出打工
- 历史是官方认证的小说——《包公遗骨记》
- 历史上包公的形象,和人们熟悉的不同,既不是黑脸也没有月牙
- 《包公案》14条俗语,经典有道理,一生必读!
- 幼年|“我从包公家乡来”|绍兴包公殿:鲁迅幼年看社戏的地方
- 包公|神话故事中狐妖都很难对付,《包公案》里,包公是如何除妖狐的?
- 包氏|我从包公家乡来|船王包氏家族后人曾到天一阁寻根
- 老师劝皇子多读书,遭到皇子顶撞,只说了13个字,就被皇上踢死
- 二合一|看规划馆、博物馆二合一的数字博物馆,了解包公故里的前世今生
- 顶撞|顶撞蒋介石,和徐志摩力争……一个你所不了解的徐悲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