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简史|7万年语言、8千年文字通信史,这本书讲述了不一样的“历史”

知识要靠聚集才有力量,小编不才,却愿与诸位分享,咱们评论区见大家早上好,小编又来为大家服务了,您的每一次评论点赞都会带来好运气喔!当你和朋友发微信时,你在进行通信;当你打电话时,在进行通信;当你上网时,也是一种通信……它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词:电子通信。是的,当今社会,我们人人都离不开电子通信,但是,在电子通信之前,我们的祖先、我们的世界,是如何进行“通信”的呢?你思考过通信的“前世今生”吗?你想了解通信的历史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或许是古人最浪漫的通信之一了!许多人认为,我们的通信历史,是从有文字开始的,如果按照这样计算,即便从商周甲骨文算起,通信历史也不过区区三、四千年而已,但真的是这样吗?
 信简史|7万年语言、8千年文字通信史,这本书讲述了不一样的“历史”
文章插图
《通信简史:从遗传编码到量子信息》一书认为:并不是。由著名通信专家、科普作家杨义先教授和钮心忻教授合著的这本《通信简史》认为:生物界有长达38亿年的通信史,真核生物有长达23亿年的通信史,原生生物有长达15亿年的通信史,植物有长达12亿年的通信史,动物有长达10亿年的通信史,人类有长达数百万年的通信史,特别是7万年的语言通信史和8000年的文字通信史。那么,这么长时间的通信历史,两位大佬是如何呈现给读者的呢?究竟什么才是通信?植物、动物是如何通信的?为什么通信会和生物联系在一起?人类的通信历史经历了哪些变革?未来通信将走向何方?
 信简史|7万年语言、8千年文字通信史,这本书讲述了不一样的“历史”
文章插图
这些问题和更精彩的内容,《通信简史》都会向我们解释清楚。本文是我阅读《通信简史》一书后的简单感受,我希望能带给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带来:第一,10分钟阅读完本书的主要内容。以“简史”命名的书籍,本身便已经压缩了很大的信息量,所以读“简史”后再进行“精简”,必然如浮光掠影一般,只能论及表面,深入的东西很难呈现。第二,阅读本书的感受,以及对此书的一点评价,希望能够帮助你进一步判断是否值得阅读本书,使感兴趣者进一步阅读,不感兴趣者也有所启发。当然,粗略阅读一遍,有些地方的理解或许不够透彻,因此只作为参考,并非什么所谓的“建议”。一、内容介绍《通信简史》一书编写目的是借助于众多生物现象来启发现代通信在未来的发展,即把众多生物专家和生物学引入现代通信的理论和技术之中,以便为现代通信发展遇到的若干危机(比如,香农信息容量危机)提供思路。
 信简史|7万年语言、8千年文字通信史,这本书讲述了不一样的“历史”
文章插图
本书共有八个章节,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自然通信”的内容,主要介绍了38亿年以来生物通信的演进过程;下篇为“人工通信”,主要介绍人类诞生后,数千年来的通信历史。本书将自然通信和人工通信的界限,定义为是否需要借助生物体以外的设备完成通信过程,前者不需要,后者则需要借助体外工具或设施才能完成。在介绍主要内容之前,首先要明确通信系统的三个要素:信源、信宿、信息载体,通俗来讲,即发信方、收信方、信息载体。这是区分是否为通信系统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本书作者是站在通信的角度来看生物,所以尽量简化生物学概念,尤其是一些抽象的东西。第一章为“遗传通信”。本章主要讲述了最原始的通信过程,即38亿年前生物第一次在地球上出现时,它们便通过DNA携带信息,一代代传递下去,只要某种生物不灭绝,那么它体内的遗传信息便会永远“通信”给下一代。这一章是从遗传信息的微观角度切入,带我们回到最原始的通信历史之旅。
 信简史|7万年语言、8千年文字通信史,这本书讲述了不一样的“历史”
文章插图
第二章为“生长通信”。主要讲生物通信传输的载体——细胞,作者不仅为我们系统介绍了细胞的构造,细胞的分裂过程,还介绍了一些特别的通信系统,如大脑、内分泌系统、体液系统等。前两章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少,我相信如果配合另一本科普名作《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著)来阅读,相信所悟必定更多。第三章是“感知通信”。介绍了动植物感知世界的能力,在感知方面,动物要比植物优胜太多,因为有方向、味道、声音、触觉等各种感知能力,人类甚至还有第六感和直觉(存在争议),而植物这方面却并不明显,当今一些通信理论,大多是仿动物通信形成的,植物的感知能力是否可以用于通信方面,目前尚未清楚。第四章为“语言通信”。随着演化的深入,一些动物开始发声了,通过声音,可以传递更远更多的信息内容,当人类成为直立人后,大脑不断被开发,语言也渐渐丰富起来,他们利用肢体、表情来配合声音,传递了更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