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也难怪 , 在新居即将落成之际 , 辛弃疾还写下了一首词 , 由此也不难看出 , 他将带湖新居作为退隐之后的安身之所是很满意的, 这首词就是《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 原词如下:
三径初成 , 鹤怨猿惊 , 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 , 平生意气;衣冠人笑 , 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 , 身闲贵早 , 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 , 看惊弦雁避 , 骇浪船回 。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 , 先应种柳;疏篱护竹 , 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 , 春兰可佩 , 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 , 怕君恩未许 , 此意徘徊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片主要写词人因何萌发弃政归田的念头 , 首句开门见山 , 照应词中小序“带湖新居将成”起笔 。
首句“三径初成” , 辛弃疾还借用了一个典故 , 西汉蒋诩隐居时在门前开了三条小路 , 自从蒋诩之后 , “三径”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心中成了隐士居所的代名词 ,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个现象 ,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就有“三径就荒 , 松菊犹存”的句子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径初成” , 也写明词人新居将成 , 栖身有所 。对于仕途上的失意来说 , 新居的落成无疑是令他感到欣喜的一件事情 。
但是辛弃疾对这种欣喜之情的吐露是委婉的 , 他没有用直白的方式一下子道出 。他先说“鹤怨猿惊 , 稼轩未来” , 借用的是带湖的仙鹤老猿的口气 , 仙鹤和老猿埋怨惊怪主人迟迟不至 。
这种拟化的写作手法让词作多了一份情趣 , 从词作的取材上来说 , 这一点又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辛弃疾接连使用典故 , 运用典故 , 是古代诗词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法 , 主要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
“鹤怨猿惊”出于南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 , 山人去兮晓猿惊 。”孔稚珪是以昔日朝夕相处的鹤猿埋怨周颙隐居之后又进入仕途 。
不同的是 , 辛弃疾正好借典故表达了相反的情感 , 是借带湖的仙鹤和老猿之口埋怨自己仕而不归 。
开篇这两句是从新居方面落墨 , 说那里盼望自己回去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甚云山自许 , 平生意气;衣冠人笑 , 抵死尘埃” , 这四句词人将笔墨从新居挪移到自身 , 写的是主观想法:既然我的平生志趣正是以“云山自许” , 为什么还老是呆在与自己的的行为举止格格不入的地方 , 惹别人们嘲笑呢 。
显然 , 这只不过是辛弃疾在遭到反对派的一连串排挤和打压之后 , 且这种排挤和打压目前有可能随时再次降临情况下的一种牢骚自嘲而已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实辛弃疾的“平生意气”是贯穿他一生的情感和使命 , 他是主战的 , 他的主张就是收复失地 , 这样有着强烈情感和使命的人岂能以“云山自许”?
然而现实与辛弃疾的主观情感往往是不兼容的 , 在有时候反而是背道而驰的 , 他事不由己、身不由己 , 还有什么办法呢?所以他经过再三权衡、深思熟虑的结果就是是:“意倦须还 , 身闲贵早 , 岂为莼羹鲈脍哉?”
- 宋词里的秋:晏几道看透秋色、辛弃疾听断秋声、吴文英历尽秋意浓
-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除了诗词歌赋就没有别的作为了吗?
- 诗人辛弃疾,除了出众文采,他还有热血汉子的另一面
- 辛弃疾很胆大的一首词,一边吹自己的牛逼,一边大骂南宋官场腐败
- 被误解的辛弃疾,金朝科举考试落榜后归顺宋朝,一生都被宋廷重用
- 你知道辛弃疾怎么拍马屁的吗?随手写《一剪梅》,逗乐了老丞相
- 诗词歌赋|钟书林丨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 诗词歌赋|揭秘李白家族迁居四川江油的隐秘内情
- 诗词歌赋|一个人再有才,若不能很好的推销自己,多数还是一事无成
- 诗词歌赋|哈索尔的廊柱上,刻写着法老情诗,最美的句子是:你偷走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