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秋:晏几道看透秋色、辛弃疾听断秋声、吴文英历尽秋意浓

阅读之前可以先点个关注哦!!
宋词里的秋:晏几道看透秋色、辛弃疾听断秋声、吴文英历尽秋意浓
文章插图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豪刘禹锡的一首《秋词》成为了秋天童话的另类。那一抹秋色,那一阵秋声,那一撇秋凉,普通人都难免心生唏嘘,更何况是那些充满灵性的诗人。
走过盛唐,在大宋词人们的笔下秋又会是哪般模样!
秋天是晏几道心里的“红叶黄花秋意晚”,将一抹秋色渲染了爱情的无奈;
秋天是辛弃疾耳中的“梦回吹角连营”,将一阵秋声清脆了无边的遥夜;
秋天是吴文英眼里的“渺渺残照红敛”,将一撇秋凉浸透了千年的别离。
看晏几道的秋天,“年年陌上生秋草”
晏几道生于1938年卒于1010年,苏轼生于1937年卒于1101年。两位伟大词人有着几乎重合的生命历程,却几乎没有半点交集。苏轼是出了名的好交朋友,曾经委托黄庭坚转致期望结识之意,晏几道回答说“今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辞气颇为倨傲。这就是真实的晏几道,率性而深情!
宋词里的秋:晏几道看透秋色、辛弃疾听断秋声、吴文英历尽秋意浓
文章插图
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晏几道得到了身为宰相的父亲晏殊格外的宠爱。晏殊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细胞,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他的青年时光,珠围翠绕,锦衣玉食,“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词,纵横诗酒,斗鸡走马,乐享奢华。那时候的秋色在晏几道的眼中是“歌彻郎君秋草”!
自1055年晏殊去世之后,昔日门庭若市的晏家遭受一些冷遇,也在意料之中。但这个心思纤细敏感的晏殊受不了这种冷遇。他变得狂傲起来,对父亲的旧识们都出言不逊,对官场人事更犀利评议。由于在郑侠家中搜出晏几道写的《与郑介夫》:“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能几时”,他因此获罪下狱。后因皇帝赏识其有才和经多方搭救才获释。那时候的秋色,在晏几道的眼中是“秋来更觉消魂苦”!
宋词里的秋:晏几道看透秋色、辛弃疾听断秋声、吴文英历尽秋意浓
文章插图
晏几道一辈子被大多数人记得了他爱情里的浪漫,却很少有人关注他友情中的坚韧。晏几道和黄庭坚初次相逢是在1064年,时年27岁的晏几道认识了比他小一岁的黄庭坚,两人引为好友,经常在一起聚会喝酒,黄庭坚对于晏几道的才华也非常赞赏,觉得他是当世奇才。黄庭坚在给晏几道一生的心血《小山词》作序的时候,提到了晏几道一生的四个痴,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晏几道确实是非常的了解。那时候的秋色,在晏几道的眼中是“谁似龙山秋兴浓”!
“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晏几道,看惯了春光无限好,却也最能领悟“年年陌上生秋草”的无奈!
晏几道,从一个富家公子出走,终于成为成就一部流传千年的《小山词》。看过了多少世事无奈,感叹了多少别离苦痛,终于在家境零落后的秋色里长大,长成了懂世情、知感恩、惜友情的男子汉,不再只是留恋烟花间的翩翩公子,更是能够安稳度日的一家之主。 e
听辛弃疾的秋天,“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辛弃疾因为作词风格豪放,能将军旅生活和爱国情怀融入其中,后世将之与苏轼并称为“苏辛”,各自为北宋和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
宋词里的秋:晏几道看透秋色、辛弃疾听断秋声、吴文英历尽秋意浓
文章插图
从少年到将军再到赋闲,稼轩听到的是一滴滴不同的秋声。
那个秋天在辛弃疾听来是“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的飞扬,他驰骋敌营千里斩叛军。21岁的辛弃疾便能聚集2000义士加入起义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义军的主将耿京被杀被叛军杀害,辛弃疾亲率50十名勇士昼夜不停、日夜奔袭的赶路,最终追到了叛军所在地,以五十人之力直冲叛军五万人的大营,趁着叛军酣饮之际,以雷霆手段速将叛军活捉,并仅凭五十人之势突出了五万大军的重围,连夜奔袭,一路上过关斩将、闯关南下,最终抵达了当时的南宋杭州,并当众将活捉的叛军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