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作为诗人, 大唐的张继只存在了一夜却被刷屏千年( 二 )


夜也在一秒秒加深,大地和山河沉沉睡去,在大地和山河上劳作的一众生灵,诸如农夫、织女、樵夫、僧人也都沉沉睡去,只有寒山寺那个敲钟的和尚、河岸枫林中的那丛渔火、几只栖鸟,再加上河水里的鱼还在陪同他这个落榜考生失眠着。
他睡不着,但已经不再为什么落榜不落榜而烦神,而是任由心中苏醒了的人文精神引领到既往圣贤的行列,跟随一条河、一座庙,和一丛渔火潜入大地山河的深处,走向中国风景的精神源头。
一个具备诗人气质的人,独自沉没在这样的黑暗中,是注定要发生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的。而诗神,也正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时刻拥紧了他——拥紧了这颗深度失眠的诗歌种子,让他的深寒与孤愁萌芽生发出诗情与诗意。
于是,那个附体的诗神,手把手地帮他写下了以下28个不朽的汉字,准确地说,是28个汉字不朽的组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唐|作为诗人, 大唐的张继只存在了一夜却被刷屏千年
文章插图
——夜半钟声,敲出史上最牛的广告
这个中唐落魄文人梦中之梦都不曾梦到,自己科考落第一夜失眠写下的有如神助的28个汉字,竟然超越了一切羁旅之诗,而成为史上最猛的文案,既张扬了自己的才华,又为江南的一座小城做了一则超级的形象广告,愣是让自己一夜成名,也愣是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姑苏小城推销到了凡有人烟处的天涯海角,直到几百年后的下一个朝代,才有另一句广告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和它叫板。
不错,正是这首叫作《枫桥夜泊》的小诗,不仅在当时中唐的诗坛上刷了屏,就是到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还在许多黄口小儿的嘴中,和不少书画家的笔下流传。因为它不仅仅像一则广告一样,让人们记住了江南大地上一个叫做姑苏的城市,记住了那里的枫桥、寒山寺,更重要的是它们组合了江南大地最美的一组意向——桥、寺、渔火,再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以一个诗人一己的愁绪,勾起了全中国人难以泯灭的乡愁,并把人们平时忽略了的、对于故土和家园的记忆唤醒过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与命运的许多共通共有的体验和感伤。
这首诗的意向充满着深寒与孤愁,但又透过“江枫渔火”和“寒山钟声”,传递给了我们暖暖的人文关怀,仿佛一首飘荡在乡村炊烟中的歌谣,提升了生活的温度,激活了人生的热情,隐含着中国人极为看重的“哀而不伤”的人生况味。
难怪那么多书画家总是爱拿这首小诗作为书画题材,因为《枫桥夜泊》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被诗人抽象了的山水画,正好可以满足不同画家对这个题材的想象和阐释。因为,中国的山水本来就是文人用来营造意境的载体,本身就包含着他们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中国的文人士大夫,甚至草根百姓眼中,没有被写过被画过的山水是蛮荒的山水,只有被写过被画过的山水才是人文的山水。千百年来,这样的趣味和传统,已经成了人们,尤其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趣味和传统垫底,失眠的张继,才能在寒山寺畔的冷水里,写下一首满含国画意境的山水诗,并无心插柳地写下史上最牛的一句广告,并使得他那没有在京城考卷上放出异彩的才华,辗转到了姑苏城外的一条河流上流芳百世。
 大唐|作为诗人, 大唐的张继只存在了一夜却被刷屏千年
文章插图
——一个诗人的失眠,唤醒了一座城池
也许有人不解,这首小诗既不用典,也不带故,通篇的大白话一看就懂,根本用不着解读,为什么其中能隐含着打动人心的深寒与孤愁,并与无数代读者产生共鸣?
我的理解是,虽然《枫桥夜泊》只写了一个落榜考生的的落魄、流离和感伤,但因为它接通了此情此景与人类普遍情感相融相通的电路,所以,别人的落魄、流离和感伤也就能被这四句大白话激发出相同的火花。
为此,我们不妨再往深里说说。个人觉得,点亮这首诗的诗眼,不像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什么“到客船”的“夜半钟声”,而是那一丛渔火。因为,正是那河岸枫林中的一丛渔火,才点亮了诗人心中的一盏灯。而只有这盏燃烧着的心灯,才能指引一个人穿过人生的风雨,涉过命运的险滩,并摆脱羁绊,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