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俩肝脏被虫“吃”掉一半,来京手术,康复后想去看天安门( 二 )


12月4日 , 凌晨5点 , 清华长庚门诊楼四层 , 两个孩子就被推进手术室 。 正式手术于7点左右开始 , 无影灯下 , 董家鸿、卢倩以及该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宋继勇、主治医师叶晟两两搭档 , 忙着为姐弟俩实施手术 。
卢倩说 , 我们对多杰进行了右半肝切除 , 但保毛的情况就要复杂很多 , 病情也更加严重 , 包虫侵犯了左边的肝脏 , 且跨过左右中线 , 侵犯到了肝脏右前区和肝右静脉附近 , 对下腔静脉也形成一定包绕 。 本来计划为她实施自体肝移植方案 , 即进行体外肝切除和自体余肝移植 , 但是经过术中仔细探查 , 董家鸿和卢倩运用精准肝切除技术 , 一点一点 , 犹如蚂蚁啃骨头一般 , 将包虫完整地从健康肝脏表面剥离下来 , 保住了右前区肝脏的背侧部分 , 为保毛保留下更多的健康肝和相应完整的脉管结构 。
“董院士先在弟弟那边指导 , 等那边完成之后 , 又指导姐姐这边的手术 , 正好也是孩子最关键的部分 。 ”她提到的最关键步骤 , 就是保毛体内包虫和生命大血管之间的分离 。
在此过程中 , 一种名为CUSA的仪器大显身手 , 它被誉为肝脏外科的“雕刻刀” , 其刀头通过超声产生高频震荡 , 可将附着于血管的肝脏组织震碎打散吸除 。 “这样血管就暴露出来 , 哪个血管要保留 , 哪些血管要切断 , 医生可以清晰地做出判断 。 ”卢倩说 , 之后 , 我们用非常细的、大约是头发丝直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血管缝合针 , 逐一缝合血管的小破口 。
当天中午12时、13时 , 多杰和保毛的手术分别结束 。
“手术确实难度比较大 , 但是整个过程没有大出血 , 也没有输血 , 算是有惊无险 。 ”走出手术室 , 卢倩长舒一口气!
随后 , 两个孩子被转至肝脏重症监护室 , 当天下午4时 , 一窗之隔的姐弟俩先后醒来 , 肝脏运行情况良好 。
他们不知道的是 , 从凌晨5点开始 , 爸爸苏日和表哥一直在手术室外焦灼等待 , 看到医生展示的被切除的直径达十几厘米的受损肝脏 , 年轻父亲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 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采访人员连连比划 , “感谢董院士 , 感谢医院!”
12月10日 , 姐弟俩已经转至普通病房 , 预计一周后出院 。 术前 , 他们两个一直在憧憬 , “等康复后一定要去看看天安门!”
希望!为高原打造带不走的病房
数据显示 , 全球每年大约有400万人被感染 , 另有4000多万人承受着感染包虫病的风险 。 据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反馈 , 青海省人群包虫病平均患病率2019年为0.29% , 其中部分地区患病率甚至高达8.93%至12.83% , 这里是公认的世界上海拔最高、感染率最高、病情最为严重、防治最为复杂的包虫病流行地区 。 包虫病是当地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 也成为我国西部牧区脱贫攻坚战的最大障碍之一 。
2015年 , 董家鸿被聘为青海大学三江源学者 , 他以一个外科医生的敏锐视角发现包虫病危害的严重性 。 次年 , 在他和团队带动之下 , 一场防治包虫病的持久攻坚战随之开启:
团队先后20余次往返于北京—青海两地 , 董家鸿本人也多次亲赴海拔近3700多米的果洛、玉树等包虫病流行高发区 , 推广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和技术 , 相继开展精准肝切除带教手术60余台 , 有效提升了当地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水平 。
清华长庚医院则与青海基层医院建立起远程会诊系统 , 已有近百例病人享受千里之外顶级专家的“云会诊” 。
董家鸿团队还多次组织国内顶尖专家奔赴玉树州、果洛州、海西州等包虫病流行区 , 开展包虫病公益手术救助 , 把优质的医疗资源送至高原 。 仅今年 ,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 , 他已五次“组团”进入青海 , 助力当地推进包虫病手术患者清零的目标 。
团队还为经治的包虫病患者减免医药费用 , 募集爱心善款 , 保毛和多杰姐弟俩的治疗费用就来自公益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