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的文化政治环境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前面介绍过三家分晋,这是旧有的封建周制崩溃的重要标志,也是春秋到战国的分界点。?魏、赵、韩三国的君主,因一己私欲,破坏封建旧制上位,属于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僭主”,缺乏正统性,依赖权谋暴力,因此容易赞成和推行鼓吹“新法”的法家思想。?魏王是中原诸侯中最早称王,试图和周天子平起平坐的一个;李悝在魏国的变法,也是法家变法的最早实践之一:这都是历史的旁证。?可以说,当时的三晋地区,是旧有的封建制度发生较早、较严重的崩溃的地方。
这种地域政治环境如何影响了当时三晋的思想潮流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后人在公元279年,盗挖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时发现的。?这部书是魏国的史书,记录时期从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一直延伸到魏国。
文章插图
《竹书纪年》
这部史书在后世史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用“毁三观”这样的当代语评价它,一点也不夸张。?它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五帝时期的历史传说,知道在尧舜的时代,尧没有把帝位传给没出息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舜;而舜也没有把帝位传给没出息的儿子,而是传给了禹,这就是所谓的“禅让”,是儒家歌颂的“天下之至公”,这些传说主要来自儒家整理的上古史料《尚书》。
但《竹书纪年》的说法,则和儒家的说法完全不同,它认为,和平高尚的尧舜禅让是不存在的,舜把尧囚禁了起来,夺走了他的帝位,还不让尧的儿子和尧相见。?除了这一点,《竹书纪年》还有一些和其他古代史料不同的地方,而这些描述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血腥残酷,为了争夺权位,没有道德可讲。?法家著作《韩非子》的《说疑》篇,就采用了这种尧舜夺权的描述?。
也许有人会问了:“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历史的真相呢?”其实这是无从考究的。?世界各民族的上古史,往往就是史实和传说相交织,尧舜禅让固然是传说,尧舜夺权也是传说。?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尧舜禅让的说法在先秦比《竹书纪年》普遍得多;《尚书》也要比《竹书纪年》成书更早、更可靠一些。?但重要的倒不是真相是什么,而是在这些不同的历史描述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尚书》和《竹书纪年》反映的不同的历史观。
考察其他古老民族的历史传说——如希伯来人的《旧约》——可以看到一些在历史上无从考证,但显然注入了古人的道德理想或者道德期望的传说。?比如说某某人平生行善积德,最后得到好报;某某人恶贯满盈,遭到恶报。?这是一种道德化的历史观。?《尚书》的历史观,如尧舜禅让等等,也是这样的。?而《竹书纪年》则是去道德化的历史观,极端功利化的历史观,类似现在流行的“阴谋论”的历史,这反映了当时三晋地区的一个思想取向。?譬如,现在有些人相信:“慈善家只是为了沽名钓誉,收取更大的利益”、“希特勒现在遭到批判,只是因为他打输了战争,如果他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就会被当做伟人歌颂”,这些说法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他们自己功利至上的价值观。
三晋的僭主们本身是依靠夺权上位的,自然更倾向于否定道德化的“禅让”:如果古人就是功利的、没有道德的,为了权位可以不择手段的,那么我这么做,也是理所应当的了。?这种极端功利的思维后来浸透了中国的政治史。?五代十国期间,有个军阀说出了实话:?“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只要有暴力站台,就可以做皇帝。
战国时期,三晋地区抛弃道德、极端功利主义的思想潮流,是法家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我们比较战国之前的旧法,和法家推崇的新法,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春秋时代管仲的旧法法治,上来就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万万不可忽视的?,但商鞅和韩非的新法法治呢??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都是国家的蛀虫,无益于君主保持权位、增加财富,非毁灭去除不可?。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许雄志书法作品欣赏
- 诸子百家中,为何只有儒家传承了两千多年?墨家、法家去了哪里?
- 形神兼备 惟妙惟肖——记著名书法家张琳
- 16岁自闭症男孩写宋体字,字体让现代人膜拜,远胜许多现代书法家
- 史上短命书法家排行,如果再给最后一位10年,可能改变书法史!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史梅芳艺术简介
- 他是明朝书法家,七岁被选为翰林院秀才,被誉为“一代书宗”
- 300年来书法家排名,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被誉为“王羲之在世”
- 不仅醉心书画,对体育也着迷,书法家舒乃仁讲述他的“奥运情怀”
- 书坛又添柳楷猛将,他是一位将柳楷写出自我个性的书法家,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