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王红阳谈肿瘤早期筛查诊断 让“谈癌”不再“色变”


肿瘤|王红阳谈肿瘤早期筛查诊断 让“谈癌”不再“色变”文章插图
近日 , 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 , 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分子生物学家王红阳表示 , 如今 , 我们在肿瘤的诊断和筛查技术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 但要真正攻克肿瘤还需更多努力 。
人民网:癌症一般都在后期被发现 , 那么早期我们可以朝着哪些方面做一些努力呢?
王红阳:我们在比较长的时间内都是针对终末期的恶性肿瘤做研究和临床救治 , 这些研究和努力虽然可以帮助病人延长生存时间 , 但是不可能最终解决恶性肿瘤的问题 。 所以 , 要真正攻克肿瘤 , 我们一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
首先 , 要加强肿瘤预防 。 包括健康知识的科普和宣传、个人的卫生保健 , 以及国家对于疾病控制方面的预防措施等;第二 , 要加强早诊、早筛 , 及早发现病情 。 只有早期发现恶性肿瘤 , 才有可能治愈或大幅度延长病人五年、十年生存期;第三 , 对病人进行精准分型 , 从而进行个性化、针对性治疗 , 一种药物无法治疗所有肿瘤病人 , 这是由于每个肿瘤病人的遗传特点不同 , 肿瘤存在异质性和内外环境的区别 , 需要对每个人做深入的检查、分析 , 这样才能找到适合的药物 。
在目前治疗肿瘤的药物还不够多的情况下 , 需要用到各种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 对于药物联合应用要做精确分型 , 针对不同分型的特点 , 才能找到对每一个人都适用的联合用药方法 , 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期 。 这就是我们说的精确的靶向治疗和联合免疫治疗 。
人民网:哪些新技术可以对肿瘤的早期预防和检测做比较好的向导吗?
王红阳:现在科技发展非常快 , 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筛查上已经有了新的技术和策略 , 其中包括液体活检技术 , 单细胞技术和某些联合多种诊断标志物群进行分型的技术 。 此外 , 多模态影像技术也在深入研究之中 , 该技术使我们能够看到更小的肿瘤 , 提前诊断早期患者 。 如果对极早期和早期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肿瘤 , 病人的损伤会非常小 , 治愈的希望也很大 , 这样生存期就会延长 。 很多新技术还在发展过程中 , 包括多组学分析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 , 这些都在早期诊断上发挥大的作用 。
人民网:未来有没有哪种技术可以实现对疾病的全面检测和预防?会不会有这种技术出现呢?
【肿瘤|王红阳谈肿瘤早期筛查诊断 让“谈癌”不再“色变”】王红阳:这当然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 随着科技发展 , 希望每个人的疾病能被预测 , 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 但是目前从科技水平上来看 , 我们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 比如一些突发的传染病 , 当我们还不了解这种疾病时是不可能预测到它的 。 只有加强深入研究 , 对疾病的规律做进一步了解 , 才能更早地认识和防控疾病 。 对于恶性肿瘤这样的疾病 , 是有可能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的 , 因为我们对一部分肿瘤的发病原理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 对炎癌转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