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鲁迅是救亡图存精神的化身,是先进运动的伟大旗手。他在少年时,目睹封建统治下旧社会的黑暗,以无数犀利的,一针见血的文字批判时代,给人以警醒。他在日本留学时,看见留着辫子的中国学生那种奴性,他为此蒙羞,将民族气节付诸纸上,鼓励万万中国人站起来反抗。正如海子的自杀为何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就是因为海子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而是代表了一个诗歌的时代,他的自杀,相当于一个时代的死亡。鲁迅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他代表的是民族的气节,是民族不弯的脊梁,他给予那么多人精神力量,让人警醒自己身上无意识的顺从,让青年们从蒙味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应主动去背负家国的责任。如果“去鲁迅”,少年们会少读一些晦涩的文字,老师们能少讲一些深刻的内容,但我们失去的是什么?失去的是一种民族层面上的思想意识。民族荣辱感不是单单在国家危难时期才值得存在的,这是每个时代,每个人在每一刻都要拥有的思想,没有民族气节的国家是悲哀的国家。鲁迅作为民族气节的象征,如果不让少年们自小就接触,那么少年很可能就缺少了一种民族意识。
文章插图
说到底,“去鲁迅化”不是文学界的进步,而是文学界的损失。文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反映思想形态,反映人性,反映时代,给人以警醒或鼓励。把鲁迅的作品“淡化”,难道不是在“淡化”一种反映深刻思想的文学吗?后世还能有第二个鲁迅吗?更进一步说,鲁迅的作品影响了那么多的作家,“去鲁迅化”会不会让世界损失下一个莫言,下一个余华。而同时,这也是一个民族的损失。记住鲁迅我们该记住鲁迅,就像记住一个时代的伟人。年少的确读不懂鲁迅,觉得这样一种文字简直是“满纸荒唐”。但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翻开鲁迅的作品,目之所及皆是深长的意味。在动荡时代下各种小人物的无奈、个性、想法,如孔乙己、祥林嫂、阿Q,有让人拍手叫好的描写,有一针见血的质问和讽刺,有彷徨时的呐喊……“去鲁迅化”成常态,背后还是因为教育没有用合适的方法去教导青少年如何理解鲁迅的文章。鲁迅的一些文字寒气逼人,在人看来的确晦涩难懂,这不可否认,但一些作品仍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都是美好的文字。
【 常态|“去鲁迅化”成常态,是文学界的进步莫言、余华、贾平凹有话说】
文章插图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就让承载着鲁迅精神的文学作品,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在世间流传下去吧。
- 凌云:打造古府读书会品牌 推进全民阅读常态化
- 背叛晁盖,力挺宋江,林冲的做法,正是官场千年不变之常态?
- 难忘2020|这一年,文学界出了哪些新人新作?
- 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新城中学小学部常态化开展书法比赛
- 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何欧洲分裂成常态,中国却能一统?外国教授:“人品”问题
- “去鲁迅化”究竟是去什么?他的作品真落伍了?莫言的话一针见血
- 李敖逝世, 为何网友说: “文学界出不了第二个李敖”?
- 李白因喜而狂的一句诗,狂的让人动情,五千年来无人超越!
- 防控|做好疫情防控是常态
- 花心|写最痴情的诗,做最花心的人;论诗人元稹的“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