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太宰治29岁,此时,他在《改造》杂志社发表〈二十世纪旗手〉,更加奠定作家的地位。不过就在此时,他发现在其勒戒疗养期间,小山初代与其画家朋友通奸,导致二人关系生变。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决意到群马县谷川温泉殉情自杀,但那次服的药量不足,两人都从鬼门关前拣回一命。这是太宰治第四次自杀未遂。
如前所述,太宰治第五次自杀——在大雨中与情人山崎富荣投身玉川上水——终于成为真实的悲剧,时值39岁。
太宰治殉情事件是一场意外?
与太宰治相识的文友都认为,这起殉情自杀案的动机太过薄弱,不能拿作家有岛武郎与《妇人公论》采访人员波多野秋子的殉情事件相比,很可能是彼时太宰治突然想不开,只想找个伴共赴冥府罢了。
文章插图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村光夫则提出另一种看法,「芥川(龙之介)的自杀之举有其意识和计画性,他给人一种感受其时代不安的氛围,并展现做人的自豪感。不过,正如大家认为的那样,太宰治之死等同于他杀,完全是一起偶发事件,因为他寻死的意志并未发挥积极作用。」看得出,中村光夫与坂口安吾一样,都认为太宰治殉情事件是一起意外,因为他在给妻子津岛美知子的遗书中写道:「你是我心中最爱的人」。
然而,如果我们站在人性的立场看待太宰治的情死事件,似乎就能得出接近事实的答案:一个感情纤细、性格软弱、没有谋生能力、历经人生各种磨难而无法负荷克服,最终导致酗酒成性的人,除了逃离现实生活和耻辱的目光,似乎无路可走。
耐人寻味的是,太宰治死后,其作品受到失去人生目标的日本年轻人追读,似乎可视为对其死亡意义的共鸣——与其屈辱失格地活着,不如壮丽果敢地死去。就此而言,我们不得不佩服文学与小说的魔力,它能超越时间的阻隔,带领读者继续探索生死的旅程。
- 孙悟空为什么那么强原因是有两大神通,只是很少使用
- 明清机构之都察院:劝谏皇帝只是一个笑话,全方位无死角监察百官
- 英国历史教授:大禹只是神话人物你们还当做真事。网友:见识短浅
- 别以为她只是《红楼梦》里的“探春”,看看她导的戏,质量也不差
- 那个六千年前的虞朝,真的只是老祖宗们瞎编?
- 东西方宗教差异,中国宗教是实质主义,西方宗教只是形式主义
- 孔雀只是个妖王,如来为啥会屈尊认她做佛母?背后势力到底有多大
- 《鸟声透明的鸟声》我只是秦岭边上,匆匆的过客
- “舌战群儒”只是小说家言,诸葛亮能成功,只因做好了三件事!
- 中国年渐渐失去年味,归根结底是什么不只是外国节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