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渐渐失去年味归根结底是什么?看见这个问题,内心瞬间产生了强烈共鸣,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八零后,我正好经历了这段由“欢天喜地过大年”到“仅仅是过个年而已”的心理转变,作为亲历者,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说点什么。
文章插图
春节,就是中国的农历新年,头一年的腊月三十是除夕,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作为中国老百姓最重大的节日,春节向来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的意义!作为新旧两年交接的日子,人们进行热烈庆祝,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迎喜接福,求神佛、祖先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望。人们到了这个节日,就会停下劳作,积极准备,家家户户都会高高兴兴地穿上新衣服,采买年货,乐此不疲地贴对联,看春晚,放鞭炮,拜大年。小时候过春节,那是真的高兴,完全发自内心。但是,现在长大成人了,来到了城市居住,对过春节却慢慢地不太在意了,只是象征性地买点年货,草草了事,近几年政府大力号召保护环境,禁放鞭炮,我家连放鞭炮这个春节区别于其他节日的关键特征也放弃了,现在感觉中国的春节渐渐失去了年味,不光我有此感觉,身边的人普遍有这个感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感觉变化呢?我就结合自身的经历为大家剖析一下。
文章插图
经济条件的改善,造成人们对春节的渴望下降了:在那个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物资相对匮乏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的条件都很差,一个农村的边远乡村尤其如此。平日里伙食一般,主粮还以粗粮为主,什么玉米面啊,高粱米啊等等,玉米面通常都贴“大饼子”吃,为了改善口感,还特意往里面加点叫糖精的添加剂,增加点甜味,提高一下口感。高粱米就是煮米饭吃,这种米粒很大,很粗糙,嚼起来很费劲,有点拉嗓子。大米白面是细粮,是不能经常吃的,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才会吃顿大米饭,烙点白面饼,或者去集市买一斤肉,包点饺子,改善一下,解解馋。那个时候,吃一顿好的,是真香啊。什么是幸福?小时候吃顿好的,就是最大的幸福。平时穿的衣服也不像现在这样,想买新的就买一件,颜色款式都如此养眼。小时候我穿的衣服大多是捡亲戚家的哥哥的旧衣服,或者大人穿旧的,改一下大小,我也就凑合着穿。颜色都是灰色,蓝色等深色调,款式就别提了,根本不好看,就是凑合穿而已。
文章插图
而这种情况到一个特殊的日子,全部都变了。那就是春节,一到春节前夕,家里人的态度像变了个人似的,好像把蛰伏一年的能量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去集市购置年货,什么鸡鸭鱼肉统统买,大米白面样样来,平时吃不到的蔬菜各种上,平时不放的鞭炮随便挑。此外,家里人人都要做一套新衣服,出去走亲访友也觉得格外精神,这一切在一个孩子心里就像做梦一样,好像那些东西都不要钱似的。反差如此的强烈,效果如此的震撼。在一个幼小的心灵里,这翻天覆地的转变都与一个日子相关联,那就是春节。只有过春节,才能穿新衣服,吃好的,可劲儿地放鞭炮,才会各种庆祝,人们是那样渴望春节,盼望春节,因为春节已经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了。
文章插图
那么现在呢?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飞速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收入增加,物资丰富,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家家户户财富的区别只是积攒的钱多少,房子大小,车好坏,但是在吃穿方面,家家都不差,餐餐有鱼,顿顿有肉,困扰人们的不是想吃什么,而是要减肥,保持健康。你说这种天天像过节的日子,人们还能有过去对春节的那种期待么?那也只是一个节日而已!中西方文化深入交流,外国节日进入中国冲淡了春节的地位,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文化深入交流,外国的节日大量进入中国,而中国人对传统节日却渐渐淡忘。在这两种文化的碰撞中,中国传统民俗败下阵来。我们经常会发现,虽然现在春节的年味,不如过去了,但是,一些外国节日却深入人心了,例如,圣诞节本是西方人过的节日,在西方,圣诞节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春节,现在,中国人也开始过起了圣诞节,许多家长在家里也摆上了圣诞树,当然是商场里买的现成的塑料材质的那种,挂上小彩灯,挂上各种挂饰,也会给孩子包个平安果,个别家长也会弄个长筒袜给孩子包个礼物,给一个小惊喜。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许雄志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