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奎
文章插图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在《隋唐演义》中被说成是瓦岗的军师徐懋功,以善谋著称。
其实,这不过是演义当中虚构的故事,真实的李勣其实是大唐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还兼通医学,曾参编《唐本草》,自撰《脉经》一卷。
李勣一生南征北战,立下不朽军功,卒年七十六岁。他无论是戎马生涯,还是还朝为师,皆能凭着精准站队,从没有被人打压,获得一生荣光,不仅成为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死后亦极享哀荣,陪葬昭陵,配享高宗庙庭,实现了功德圆满的人生:善始善终,寿终正寝。
文章插图
一、少时投身瓦岗,一战成名,得翟让、李密认可
公元594年出生于曹州离狐(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菏泽东明县)的徐世勣,乃标准的''富二代''。父亲徐盖在隋朝末年迁居滑州卫南县(即今天的河南浚县),是当地有名的富豪。史载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
幸运的是,开明的父亲不仅乐善好施,亦支持徐世勣自小''尚武''的愿望,使得徐世勣得以按自己的志向追求高远的生活:练就一生武艺,''货卖帝王家'',不似那些纨绔子弟仰赖家大业大无所作为平庸地过一辈子。
随着隋末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徐世勣便于公元611年17岁时选择投身翟让领导的瓦岗义军。
在瓦岗,徐世勣与浚仪人王伯当等好汉交好,常不遗余力地尊从草莽英雄翟让行事,由此得到翟让的好感。当隋朝名将张须陀率军征讨瓦岗时,有军事才能的徐世勣在翟让的重用下出战。他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一举歼灭了来犯的隋军,张须陀亦战死沙场。
徐世勣一战成名,成为瓦岗义军的中流砥柱。
公元616年,高门士族、文武双全的蒲山公李密投奔瓦岗。徐世勣见李密乃当世英雄,便与王伯当等人劝翟让奉李密为主,成就反隋大业。
几番考虑下,翟让于次年终于让位于李密,李密由此统率瓦岗义军反隋,择定在巩县登位,自称魏公,授翟让司徒官衔。
同时,任命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统兵讨伐江都通守王世充。徐世勣打败王世充后,因此军功受封东海郡公。
遗憾的是,此时瓦岗内部发生内讧,因翟让短视,受部属怂恿,欲夺回君权。善用计的李密便在宴会上借机杀死翟让,又派手下大将单雄信安抚翟让的旧部,快刀斩乱麻地处置了这一危机。
由此,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归入李密麾下,成为李密的嫡系成员。
不过,瓦岗的力量开始分裂,由盛转弱,雄主李密也显露出不善平衡各派的短板,让徐世勣为之忧心,对李密能否堪当大任有了怀疑。
文章插图
二、风华正茂时归唐,得李渊赏识
公元618年3月,隋炀帝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杀害。太府卿元文都等人只好另拥皇太主杨侗在洛阳称帝。
时年5月,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只好率部分瓦岗军归顺李渊建立的大唐(年号武德)。
武德二年(619年),归唐的徐世勣仍将瓦岗所属州县的数量和军民情况表奏李密。此举让唐王李渊刮目相看,大为赞赏:
''徐世勣感怀主人的恩德,推辞功劳,确实是纯臣。''
便下诏封徐世勣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后加授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田五十亩、上等府第一所,并赐李姓,随秦王李世民出征。
徐世勣由此改名李世勣,成为李世民手下一员能征善战的骁将。
文章插图
三、青壮年时追随李世民开疆拓土,得享恩宠
此后,李世勣便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一统天下,立下了不朽战功。
- 正史中秦琼从未加入过瓦岗军,他和瓦岗军没有什么“义气”可言
- 瓦岗寨李密:被自己誓言打败的英雄,到底是一条龙还是一条蛇?
- 水浒传中朱武绰号“神机军师”,吴用吊死在墓前,他却全身而退!
- 此人武艺高强,曾连败瓦岗五虎、一语喝退程咬金、巧破秦琼撒手锏!
- 宁学桃园三结义 不学瓦岗一炉香
- 水浒传里,身为“梁山军师”的吴用自尽前才醒悟:宋江并不是老大
- 隋唐第三好汉三万斤膂力,四锤威震瓦岗寨,一记飞锤打败李元霸!
- 隋唐|李密的悲剧:成也瓦岗军,败也瓦岗军,他注定是一个孤独的英雄
- 水浒传|智多星吴用的结局:与宋江分道扬镳,从梁山军师变成经略判官
- 瓦岗两大悲剧虎将一个为私仇,一个为私交,伤了大义,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