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凉州曲唐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州(今甘肃武威市)进献了新编大曲《凉州》。素来爱好音乐的玄宗,便召诸王进宫,一同欣赏凉州大曲。演奏完毕,诸王纷纷向玄宗道贺,称赞曲子如何如何精彩,只有玄宗的大哥、宁王李宪默默不语。玄宗转头问宁王的看法。宁王说:“此曲虽然优美,但臣听说,一支乐曲从宫音开始,商音展开,在角、徵、羽各音之间完成。音乐都是以宫商音为基础形成的。但这首曲子的宫音分散而微弱,商音则杂乱而粗暴。臣还听说,五音中,宫代表君王,商代表臣下。宫音不强盛,则君王势力微弱。商音过强,则臣下有作乱犯上的征兆。这种苗头虽然隐藏在乐曲之中,却会应验在人事上。我担心会有叛乱或者犯上的事情发生。这首曲子可能就是预兆。”玄宗听了若有所思,后来果然发生了安史之乱。这个故事出自唐代郑綮所撰《开天传信记》。西凉州进献凉州大曲一事,许多史料都有记载,没有异议。可宁王居然从凉州大曲中听出不祥之兆,就有点不可思议了。难道凉州大曲有什么问题?
文章插图
凉州词凉州位于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作为通往西域的要塞,凉州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歌舞艺术十分盛行。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的诗句,便是这里生动形象的写照。歌舞之乡的沃土,孕育出了凉州众多精彩乐章。隋唐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多,外来音乐在中原广为流传。隋文帝时,来自西凉或具有凉州风格的乐舞统称“国伎”,被列为宫廷饮宴时提供娱乐欣赏的“七部乐”之一。隋炀帝时,“七部乐”扩充为“九部乐”,其中的“国伎”被更名为“西凉伎”。唐太宗时,“九部乐”又增至“十部乐”。“十部乐”中,除“清商乐”是汉族传统音乐、“燕乐”是新作外,“西凉乐”等其余八部都是来自少数民族或域外各民族的音乐。不过,开元年间进献的凉州大曲,与之前的“西凉乐”还是有所不同。凉州大曲并不是由“西凉乐”直接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凉州当地民间乐舞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大曲是唐代新形成的一种集器乐、舞蹈、歌曲于一体,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大曲的结构非常庞大,一般包括散序、中序、破三个部分,少则20余段,多则达50余段。大曲的兴起,是唐代音乐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章插图
唐代乐舞凉州大曲作为唐代第一个高水准的歌舞大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大胆创新。或许正是这种创新,使得宁王从凉州大曲中听出不祥之兆。因为古代音乐以雅乐为正统,而凉州大曲属于燕乐。雅乐是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讲究典雅纯正,有严格的音律法则。比如古人把宫、商、角、徵、羽这“五音”,与周易中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建立了对应关系,认为雅乐与周易学说是相通的。雅乐还与传统礼节规范合称为“礼乐”,成为了儒家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观。而燕乐又称宴乐,是指宫廷中饮宴时,提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隋唐时期,燕乐大量吸收外来音乐,不断创新,出现了欣欣向荣局面。当时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都是指燕乐。但是,由于雅乐始终居于正统地位,燕乐的创新与发展难免受到排斥。宁王从凉州大曲中听出不祥之兆,大约也是这种心理作祟。宁王的这种心理,极有可能是受了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不良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曾把“亡国之音”说得天花乱坠。他说:声音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五音中,宫音代表皇帝,商音代表大臣,角音代表老百姓,徵音代表事情,羽音代表事物。如果这五音不乱,就不会有不和谐的音乐。如果宫音混乱,音乐就会变得散漫,这是由于国君骄横。如果商音混乱,音乐就会显得不谐调,这是因为大臣腐败。如果角音混乱,音乐就会流于忧愁,这是由于老百姓有怨愤。如果徵音混乱,音乐就会显得很悲伤,这是由于劳役过多。如果羽音混乱,音乐就会变得倾危,这是由于财物缺乏。如果五音全部混乱,互相凌越,这就叫做过度放纵。这样一来,离国家灭亡也就不远了。
- 孙悟空养马, 到底有什么用? 弼马温背后, 暗藏玉帝一个秘密!
- 凉州区永昌镇:非遗传承从培养“娃娃徒弟”开始
- 504个百家姓暗藏阶级之分,有的是皇姓,有的世代草芥
- 水浒后传:浪子燕青营救关胜暗藏啥玄机?饮马川群雄再聚义!
- 三国两晋南北朝|曹操为什么用很少的人去追杀逃往凉州董卓的几十万大军?
- 考古盗墓|难怪张良刺秦失败,秦始皇陵出土铜车马,除了华丽舒适竟暗藏机关
- 西游记|隐雾山豹子精究竟啥来头?战斗力不及孙悟空,却同老虎精暗藏渊源
- 凉州诗词 阴山
- 元稹最独特的一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暗藏玄机,最后7字惊艳千古
- 洪太尉误走妖魔?水浒开篇最隐秘线索,暗藏一百零八将一生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