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小说导读中说,这部作品代表着你从“围绕家族丑闻和个人情史打转”到“深刻思考恶的谱系的社会性”的转变。产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写作视野的转变,是否表示你的某些写作习惯或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陈雪:我觉得每个认真面对自己写作生命的作家都会有他自然的历程与变化,我也只是自然地在发生这些改变。
文章插图
网剧《摩天大楼》剧照。3
“我满喜欢网剧的结局,温暖动人”
新京报: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网剧正在上映,你有参与改编吗?不同的作家对改编自己作品的态度有很大不同,有的作者拒绝参与,有的作者,比如纳博科夫,会非常在意细节。你怎么看这件事?对于这部剧你大致有什么样的看法?
陈雪:这部网剧我没有参与改编,但开拍前制片人有跟我沟通过结局会更动的事,我跟她说:“你们放手去做,我没有意见。”
我对于影视改编的想法比较开放,对我来说那只是从我的小说延伸出去的再次创作,是属于导演与制作团队的作品,我只是授权,并不想过多参与。不过当初售出版权时已经知道是陈正道导演来操刀,所以满放心的。后来我看到了成品,剧情改动很大,但我本来就知道会改动,因为原著里连警探的角色都没有(初稿时我有写警察办案的部分,但完稿时都拿掉了),结局也是开放的,小说里我更注重人物的雕塑,剧情没有太多着墨。我觉得在这些人物的基础上,网剧作了很好的发挥,那些剧情是我自己也没想过的,感觉很有意思,我完全是带着普通观众的心理去看剧的,过程很享受,也给了我满多启发。
影视与文学有相通之处,但戏剧与纯文学小说还是差异很大的,像我会把警员办案的过程完全省略,这样的做法在影视作品里是很难达成的,我去成都片场探班时,导演吴中天老师对我说,“老师你的结局写得很好,可惜我们无法表现出那样的结局。”他指的是书里倒数第二章,就是我书写大楼里的许多人物在经历钟美宝死亡之后受到的影响,一个人死去了,时间就这样流过了一年,每个人或多或少生命都受到改变,但那样的改变却又好像若无其事,平平淡淡的。小说就是可以这样好像随兴地放入十来个与剧情不相干的人,但真能理解的读者就会知道,那更接近于人生。
但我还是满喜欢网剧的结局,温暖动人,我想那样更接近一般大众可以理解的救赎。
- 专访沈昳丽:表演就像一条隐秘的小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 独家专访|M/M(Paris):以设计与世界对话
- 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创造主流丨专访沉浸式戏剧《迴家》监制陈皆理
- 《沉默的病人》:面对原生家庭的伤害,不能靠伴侣来获得救赎
- 对原生家庭的怨恨,从清末民初就开始了……
- 孟子后人今何在?专访孟子第73代后裔孟庆松,诉说传奇故事
- 《重启人生》:原生家庭带给我们创伤,就不要再把伤害传给孩子
- 专访诗情傅聪最怕看的就是《傅雷家书》
- 让杨颖演技翻身的《摩天大楼》,原著作者怎么看?
- 张爱玲的人生启示录: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