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揭晓:西湖大学万蕊雪等入选( 六 )


邵 玥
获奖年龄:34 岁
职位: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
获奖理由:联合干细胞与机械微系统研发出一系列“无胚化”人类胚胎学技术 , 填补了药物研发中胚胎发育毒理研究的人源模型技术空白 。
获奖人颠覆性地提出了用机械微系统诱导干细胞模拟着床期胚胎发育的概念与技术 , 首次成功重建了着床期至原肠胚期的羊膜囊类胚胎 , 并为合成人类胚胎学的后续发展提供基本范式 , 建立了标准化的羊膜囊类胚胎芯片及首例具有背腹轴的神经球模型 。 在转化应用层面 , 发明了高通量羊膜微阵列技术 , 首次实现了临床药物的着床期胚胎毒理学筛查 。
获奖人所研发的系列“无胚化”人类胚胎学技术 , 对研究人类胚胎早期发育和医药与公共卫生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
获奖人于 2016 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 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开展研究 。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揭晓:西湖大学万蕊雪等入选文章插图
徐伯均
获奖年龄:35 岁
职位: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他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光子学技术 , 开发出了可穿戴的保暖或制冷衣物 。
获奖人读博期间专攻金属纳米线在高性能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 , 提出了新的化学制备方法以实现世界纪录的最高性能 , 后来融合光学和材料合成技术 , 开创了“个人化辐射热管理”研究方向 , 以能源和健康为研究导向 , 开发了个性化的热舒适性纺织物 。
通过纳米材料合成和中红外纳米光子学设计 , 他研发出了一种具备保暖、制冷以及多功能属性的可穿戴面料 , 这些材料具备轻量、高效、可调控的优点 , 无需任何额外能量输入即可实现个人热管理 , 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体感温度 , 进而也可节约建筑采暖与制冷能源消耗 。
获奖人于 2016 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 在随后的 2016 年至 2018 年间作为博士后留校开展研究 。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揭晓:西湖大学万蕊雪等入选文章插图
诸葛群碧
获奖年龄:33 岁
职位: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获奖理由:推动了超大容量光通信系统的实现 , 以及灵活智能光网络的构建 。
获奖人的研究聚焦在核心骨干光网、数据中心光互联 , 以及 B5G/6G 光技术应用场景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挑战 。
在超大容量光通信系统领域 , 他的创新成果帮助光通信单波速率从 100G 提升到了 800G , 并参与了 400G 和 800G 两款业界领先的光数字芯片的设计 , 他提出的新型光纤非线性补偿算法和新型概率星座整形技术使光通信系统进一步逼近了香农理论极限 。
为了满足未来网络通信业务切实需求 , 提升网络部署和响应速度 , 他的另一个科研重点还在推进实现智能化的光网络管控 , 例如在光数字芯片、智能光遥感、光纤信道数字化方面 , 开发了关键的系统架构、AI 算法、光纤信道模型等核心技术 , 加速了商业化落地 。 在未来的研究中 , 他还将深入探索光技术在 B5G/6G 中的应用 , 包括光无线融合和光感知技术等 。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麦吉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 在 2014 年至 2017 年期间以系统工程师身份在 Ciena 公司研发下一代光传输系统 。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揭晓:西湖大学万蕊雪等入选文章插图
职位:芝加哥大学 Pritzker 分子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开发新的电化学方法 , 从海水直接提取铀和锂 , 为以新能源为驱动力的可持续资源开发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
铀和锂是核能与电能储存的重要原料 , 它们虽然在海水中广泛存在 , 却浓度很低 , 因此目前依旧以矿石开采作为主要获取方式 。
海水中低浓度元素的提取需要新材料以及新的分离技术 。 获奖人分别开发了新的电化学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铀和锂 。 半波整流交流电化学方法可以直接将铀以固态形式从海水中提取 , 并有效减少了副反应 , 提取铀的容量比传统吸附高 9 倍 , 动力学速度快 4 倍;脉冲电化学插层法抑制了与化学上相似的钠离子的竞争 , 提高了电极对锂离子的选择性以及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