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饶宗颐《花卉四屏》赏析


 画面|饶宗颐《花卉四屏》赏析
文章插图
饶宗颐《花卉四屏》赏析
作者:吴鋆
这里介绍饶宗颐教授的这组《花卉四屏》,是其78岁时创作的,画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而是牡丹、莲、菊、梅四物。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道:“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而《群芳谱》一书中将梅花列为“花魁”。饶宗颐教授将这四种植物组合入画,从自己的认识和解读赋予它们新的艺术生命。这组《花卉四屏》,构图大胆,每种花卉都采用三角形的构图,画上都有一首题画诗。布局均以画为中心,字以环绕的形式将画包围,这样不但补填了画面的空白,也增强了画面的平衡感,同时装饰了整个画面,使画面内容更加丰富。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让人赏心悦目。整体给人以协调统一、古色古香的感觉。
饶宗颐社长艺术特集,西泠印社编,8开
定价680,限时特价300
余量有限,售完即止
牡丹,花之富贵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历来被视为富贵、吉祥、繁荣之兆,作为中国的国花,寓意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把牡丹作为笔下题材,尽情抒发心中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如孙鲂《题未开牡丹》中有句:“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气高情便有余。”徐凝在《牡丹》一诗中曰:“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皮日休在《牡丹》中写道:“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明代徐渭用泼墨法画牡丹,笔墨简练、泼辣豪放,一扫前人呆板造作之气。如他的《墨牡丹》,用笔简洁轻松、墨色淡雅,似有一股文人气息。花瓣巧用留白和重墨制造出花的层次感,花头及叶皆大笔点染而成,仅枝茎及叶脉用线条画出。整幅作品虽是水墨画成,却有富贵庄严之相。牡丹有黄、红、蓝、紫等,可是徐渭不拘泥于牡丹的色彩绚烂,却以水墨绘之,有意赋予牡丹清雅脱俗的格调和神韵。
饶宗颐的这幅《牡丹》,一枝独秀,如贵妃出浴,娇艳美丽、高贵典雅,以没骨法画花、单勾法画叶、行书笔法画枝干。题画诗选用青藤诗句:“我学彭城写岁寒,何缘春色忽黄檀。正如三醉岳阳客,时访青楼白牡丹。”虽诗中称“白牡丹”,饶宗颐却以红色画牡丹花,真是“意足不求颜色似”!
 画面|饶宗颐《花卉四屏》赏析
文章插图
莲,花之君子者
莲花,叶蕊清秀、芳香四溢、亭亭玉立,宛如具有古典风韵之美人;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又似高洁独立之风流雅士。它是真善美的化身,象征着纯洁、美好。
曹植《洛神赋》中有句“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将美人比作莲花。恽寿平的诗句“绿云飘渺动仙裳,红艳轻匀斗晓妆。闲向花房摘莲子,满衣金粉露花香”,把莲花比拟为花外神仙。而提到莲花,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周敦颐的“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饶教授亦甚爱莲花,对它的倾慕之情洋溢在大大小小的画作中,他所画的莲花不计其数。而其名之“颐”字正取自于《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之“颐”。此外,饶宗颐有一字曰“伯濂”,是其尊人饶锷先生取的。“濂”是取自周敦颐的字“濂溪”的“濂”字,“伯”是大的意思(因为他是长子)。这寄托着饶锷先生对宋五子之首周敦颐的崇敬之情及对儿子饶宗颐的期望。饶教授曾给自己取过一个别号“普荷行者”。荷,有负荷之义,体现了饶教授敢于担当的精神。
这里介绍的这幅《莲》图:一朵红荷亭亭玉立于面画的左边,右边以泼墨法画出淡淡荷叶。作者用没骨法画荷梗、双勾法勾勒荷花轮廓,更突显出红荷的靓丽——高贵而不妖艳。伸展的荷叶,其形态犹如翩翩起舞的少女甩出的两袖,姿态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