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骈文作家、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等。另外温庭筠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但就是这样一位全才型的人物怎么会成为科举考试的枪手呢?确实如此。不仅民间这样传说,连权威史书《新唐书·温庭筠传》上都有记载:“思神速,多为人作文。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廷筠不乐,上书千馀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什么意思?就是温庭筠曾在考场上为8个人完成考卷,厉害了,此枪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唐代的进士科考试,要考诗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诗和赋的写作,非常考验应试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科考之日,会给每个考生发三根大蜡烛,三根蜡烛烧完,要作完八韵的诗赋。当时有人作对联说:三条烛尽,烧残士子之心;八韵赋成,惊破试官之胆。当时许多考生三条烛烧尽,八韵赋都难以写成的。前面说过,温庭筠这人天分极高。他应试时,根本不用打草稿,很快就能作完。他考试中押官韵,八叉手即成八韵。两手相拱为叉,他一叉手即成一韵,两手相叉八次就能吟成一诗或做成一赋,可见其才思敏捷之极。故时称温八吟,又绰号温八叉。话说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那场科考(考宏词科),主考官是礼部侍郎沈询,他早听说温大才子文才出众,还知道其“枪手”风范,于是对他特别“照顾”,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而且同其他考生拉开相当大的距离,便于监视。然而小温也太牛了,那场考试愣是在考官的眼皮底下完成了一项壮举,他通过口授答案,暗中帮了八个人完成答卷。这件事不仅被记载于《新唐书》,还在《北梦琐言》和《唐摭言》里都有记载。不过他究竟是如何口授的,史书没有具体记载,估计是对口型或者是发明了一种什么哑语,反正事后令考官叹为观止,故温庭筠有天下第一枪之称。然而温庭筠这么一个天才人物为什么自己不去弄个状元之类,反而替别人当枪手?其中必要缘故。(四)温庭筠为何要当枪手?跟许多天才人物一样,温庭筠这人也是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他不仅不畏权贵,而且特喜欢讥刺权贵,又不爱受传统习俗的约束,喜欢纵酒放浪。温庭筠一生也是数次参加科考的。比如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他参加秋试就落榜不第;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温庭筠又在长安应进士科考试,又落榜。但他诗名太盛,考试落榜不耽误结交名人贤士,或者官场贵人。比如他曾与宰相裴度有过交往。就说唐宣宗大中年间的那次科考吧。温庭筠当时一进京,就因为他的才名远播,一时间京师人士争相与之结交。比如他经常与宰相裴度之子裴诚、宰相令狐绹之子令狐滈等一块游玩,这两位可都是当时有名的纨绔子弟,两个顽主,他们在一起估计干不了什么好事。所以他就“士行尘杂,不修边幅”,整日和这些花花公混在一起,饮酒赌博,纵情声色,很快就有了比较坏的名声。这让朝廷知道后,科考的权威人士认为此人放浪形骸,不堪大用。所以他还未进考场,已经被人才机构给否定了,他怎么能考中?他累年不第,也就是对科举考试不再上心,遂放开了搞,索性搞些恶作剧也是很有可能的。比如代人捉刀。咱考不上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掌权者故意不让咱考上,那么何不帮帮别人考呢?要不满腹才华岂不浪费?于是他就经常替人当枪手。每次考试,与他邻铺的举子都会沾上他的光,不必自己答卷,就能考得不错,比如上面提到的855年的那次最著名的考试,他帮的八个人中就有京兆尹柳熹之子柳翰。就这样,温庭筠的枪手之名气越来越大。前面说过,当枪手是有很大风险的,那么温庭筠为何能以枪手成名不被抓,就是坐牢之类?这有几个原因。其一是唐朝还是比较开放的,当时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尤其是对温庭筠这样的名声很盛的才子,朝廷虽然不会对之大用,也不会怎么打击,若放在明清就很危险了;其二是,温庭筠的枪手之名期初只是在民间流传,到后来才传到朝廷,但他水平太高,不容易被坐实罪名;其三是,历来对枪手的惩罚主要是看他的目的,就是枪手为了钱财而替别人卖命,其性质恶劣,所以要坚决打击。而温诗人,给别人当枪使,纯粹是为了做好事,或者为了玩,根本不收费,其目的很单纯,不够恶劣,官府也不好治罪,所以大家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呵呵。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三种吉祥鸟的画法分享
- 5本超经典的古代言情文少女眉若远山,琼鼻樱唇,桃腮雪肤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科举考试冒名顶替?杖刑、充军、连坐、终生不得考试——你还敢吗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 古代名妓出场费有多高陈圆圆66万,此女让如今明星为之汗颜
- 古代人可以对圣旨造假吗?答案当然是不行,这第一个字就造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