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大家好,我们的永仁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从开创一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一共经历了1300多年,诞生了700多位(一说500多位)状元。然而在这里面,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何为“六首状元”?简单来说,就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统统取得第一名的人,就是“六首状元”。在几百位状元中,就只有两人做到了这一点,一位是明朝的黄观,一位是清朝的钱棨。那么他们之中,又是谁更厉害些呢?谁更厉害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文章插图
史上第一位“六首状元”,黄观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是今安徽池州人。洪武二十三年,黄观以贡生入太学。这里要说一下,在古代科举制度中,凡是童试(县试、府试、院试的统称)取得优异成绩的人,便可被选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这类人被称为贡生。黄观在县试、府试、院试皆取得第一,俗称“小三元”,自然就能入国子监读书。同年,黄观去参加了乡试,取得解元。第二年,他去参加了会试,再次夺魁。紧接着是殿试,当时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最终黄观被钦点为“第一甲第一名”。就这样,他又成为“大三元”。整个科举下来,他便是“六首状元”,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黄观中状元之后,授翰林院修撰一职。五年之后,他便升任为礼部右侍郎,在明朝这是正三品的官职,可见朱元璋对他的赏识。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黄观又任右侍中,获得参与重要国事奏议的资格。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文章插图
清朝唯一“六首状元”,钱棨钱棨是江苏长洲人,出自书香门第,父亲和祖父都是颇有学问的读书人,曾祖父更是顺治时期的进士,曾参与过《明史》的纂修。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钱棨从小就十分刻苦读书。乾隆三十一年,钱棨考中生员,也就是秀才,而且还是第一。乾隆四十四年,钱棨参加乡试,取得解元。接着会试、殿试均拔得头筹,被乾隆钦点为状元。就这样,他便成为清朝第一个“连中三元”者,也是清朝唯一的“六首状元”。据说最开始,主考官是将他的试卷,放在第十名的位置。当时的乾隆皇帝已经70岁了,就在感叹自己还没见证过“三元及第”的人出现。主考官一听,想起钱棨之前连中解元、会元,离三元及第就差一步了,于是将他试卷拿给乾隆看。乾隆看后,十分欣赏他的才学,这才将他钦点为状元,后来还亲自写了一首《御制三元诗》庆贺“钱三元”的出现。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文章插图
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六首状元”,结果就出现在离我们较近的明清时期,那么这两位状元,又是谁更厉害些呢?仅仅从考试方面来说,那绝对是黄观更厉害一些,为什么呢?黄观在接连取得县试、府试、院试第一以后,随即就进入国子监学习。同年便参加了乡试,第二年就去了会试、殿试,一路披荆斩棘,接连取得解元、会元、状元,中间没有落榜过一次。也就是说,黄观的六个“第一”,是他一气呵成的,从未试过落榜的滋味。他考中状元的时候,仅仅才27岁。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文章插图
而钱棨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他早年参加童试的时候,就屡次落榜。不过他屡败屡战,终于在32岁那年,成为长洲县秀才的案首。接着他去参加乡试,又是经历了六次落榜。好在他没有心灰意冷,仍然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毅力,成为了乾隆钦点的状元。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47岁了。所以从考试角度来说,黄观自然要更胜一筹,毕竟他是“连中六元”。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