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古代科考如何防止作弊?大诗人温庭筠为何也做了“枪手”?

(说历史的女人——第833期)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制度,任何一项制度都可能出现弊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有制度在执行的时候,都会有人钻空子,就是作弊。考试也是如此,不管你监考再严,如何使用高科技监督,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考试还是会出现作弊行为。不说当下,今天咱们来聊聊古代科举考试的作弊现象。古代科举考试是如何防止作弊的?唐代著名诗人,“花间派”词宗温庭筠真的是民间盛传的考场作弊高手吗?他是如何做了著名“枪手”的?本期分解。
 古代科举考|古代科考如何防止作弊?大诗人温庭筠为何也做了“枪手”?
文章插图
(一)古代科举考试的作弊手段以及防止措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考试,做为古代一种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为天下平民提供了一个进入仕途,飞黄腾达的捷径,它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这里不再赘述。但就是因为这个能让普通人发达的途径太吸引人了,所以历朝历代的读书人对之都是趋之若鹜,有的不惜花费一生的心血来为之一搏,哪怕头破血流;有的读书不行,则会不惜血本,花费巨资来达到目的。后一种现象当然就是作弊。古代作弊现象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成本最低,跟现在的考试一样,就是携带“小抄”。这在古代似乎更容易点,因为古人的衣服都比较宽大,在衣服里藏些书籍或者纸条还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这种作弊方式成功系数不大,即便是不被监考官逮住,但也提高不了多少分数,因为你很难知道考试什么内容。古代的经书也不少,关键是字印得较大;如果自己写纸条,毛笔字迹也是比较大,根本抄不了多少东西。所以这种作弊方式不够实惠和高明。第二种作弊方式就是贿赂主考官。这种做法效果最好,但收效与成本成正比,不但花费银子多,而且风险也最大。历史上就出现了好多期著名的科考案。比如唐代的著名诗人沈佺期就曾经卷入一场科考案。当时他任主考官,被指收受贿赂,结果被武则天下狱,还害得张九龄的状元资格被取消;还有明朝的唐伯虎参加会试那次。因为唐伯虎的同学徐经贿赂考官程敏政,导致程敏政下狱,唐伯虎也受连累住牢,并被处于终生禁考的“极刑”;还有清朝雍正年间的俞鸿图科考案,主考官俞鸿图还被雍正帝腰斩等。这种作弊方式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第三种作弊方式就是找人代考,就是找“枪手”帮忙。枪手古称“枪冒”、“枪替“或“倩代”,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因为这个相对于贿赂考官要省钱,风险也小,许多人都能操作。考场上,枪手作弊方法也有几种。其一是传递,考生想法把考题传递到场外,由枪手答完再传进去;其二是直接由枪手上场,冒名顶替。因为在古代,又没有身份证,没有照片,考官对考生很难辨认的很清楚。那时监考者对应试者的辨别主要靠对方的长相特征,考生报名时自己的资料除了要填上年龄、性别、籍贯外,还要填上比如:高低、胖瘦,皮肤黑白,有没有胡须等特点。比如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是,高大肥胖,两耳垂肩,面如锅底,三尺美髯,当然容易辨别,不过多数人的长相并没有那么特别,所以主考官就不太好办。再加上既然要找枪手,早就准备好了,没有胡子的粘上去,胡子太长,剪掉点,或者找个跟自己长得反差不太大的人当枪手,还是能蒙混过关的。第三种枪手做的最绝。就是考生和枪手都上场考试,考完之后,交换卷子,这叫“龙门调卷”;或者是枪手的草稿交给当事考生,让他在誊写一遍。不过这种做法得提前想办法让枪手跟自己考试的号房紧挨着。因为古代科考是一个人一个号房,若相差很远也不好搞事情。那么古代对作弊现象采取什么方法防范呢?大概有五六种,概括起来就是:一、锁院以防漏题,就是防止题目泄露要严格;二、搜检以防夹带,进考场仔细搜身;三、监考必须严格;四、实行糊名誊录制。这项制度是从宋朝开始的。宋太宗时,根据名臣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迹,后又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做完的试卷找专人另行誊录。这样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私情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五、用帘子把各考试的号房隔开,以防考生之间传递消息;六、有必要时进行复试等。对打击科考作弊现象,朝廷也是煞费苦心,历朝历代都采取了非常严厉的办法。史载,仅清代从顺治到咸丰七朝之间,科考舞弊案就处死了37人,包括一品大员。但由于通过科举当官这条路实在诱人,总有人铤而走险;再加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总有一些为了挣钱的考霸出来当枪手。这在《新唐书》《容斋随笔》等史料中都有记载。这里咱们主要来谈谈枪手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