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情有独钟。我真的太仰慕充满文学色彩的家庭了。我的原生家庭很普通,爸爸妈妈没有热爱读书的习惯。但是我长大后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比较喜欢读书的,虽然读的囫囵吞枣,没有什么见解,只有喜欢不喜欢,喜欢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还是想要向大家安利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教育方式。
文章插图
两位先生都是受家族影响,在学业上有自己的追求。年轻夫妇,外出求学。孕有一女,取名为瑗。这个小女娃娃,在小的时候就爱去抓爸爸妈妈看的书。她慢慢长大,耳濡目染,也开始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
文章插图
小的娃娃坐在书桌前翻阅着图书,模仿着爸爸妈妈写写画画。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对于读书的热爱,略微了解过民国历史的大家都知道,嗜书如命。一日不读书,难过一日不吃饭。在这样一个家庭成长的钱瑗也是如此。在富足的书海里遨游,感受知识的乐趣。
文章插图
钱瑗出生时夫妇二人正在海外留学期间,一边上大学,一边照顾小钱瑗。那时的生活可谓是繁忙,即便如此,二人也没有把钱瑗,送回国内的父母手中,没有托管给对门的邻居。而是两个人精心照料陪伴孩子,不错过一点一滴的成长。
文章插图
即便是后来回国,钱钟书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留在女儿身边,在妈妈独自一人的陪伴下,阿瑗也是快乐,健康的成长着,面对刚刚回来的爸爸,陌生,不敢靠近。再到一句话的拉近距离 亲情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相似。
文章插图
哪怕不常见,但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以理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至关重要的。足够的陪伴会给予孩子爱的富足。在《我们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钱先生就像是一个孩子。他懂得女儿孩童的心,在离家许久后,仅仅一句话,就让女儿和他亲密无间。
文章插图
他就是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因为有了比童真更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开始学会做饭,学习承担责任,一个丈夫的责任,一个父亲的责任,一个儿子的责任,一位老师的责任。这一份责任感,也传递给了女儿,钱瑗在任教期间,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她幽默风趣,就像父母亲那样。这都与儿时父亲和她玩游戏,逗的三人捧腹大笑不无关系。在钱瑗出国留学归来,主动为父母亲做饭菜,展示自己的厨艺。【 爸爸妈妈|杨绛与钱钟书给孩子的教育很简单,但是少有家长能做到】
文章插图
钱瑗的成长过程,和许多普通的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求学。她因为生产不顺,甚至身体比一般孩子还要羸弱。但在爸爸妈妈的耐心陪伴,每天开心快乐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读书,学习方面的求解。各个角度的爱的灌溉。使她拥有健全的人格,即使面对失败的婚姻,即使面对疾病。她都从容不迫。
文章插图
书籍里获取的知识让她心灵丰盈,懂得生与死的尽头。纵使无法永久陪伴,但又有什么是可以跨越历史洪流的呢!唯有亘古不变的爱意。母亲的爱,父亲的爱,《我们仨》生活中的爱。“富养”不止是金钱,去和睿智的人学习“富养”,践行于生活,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孩子们!
- 文人相轻冰心讽林徽因“渣”,张爱玲瞧冰心作,杨绛嫌张爱玲丑
- 杨绛《风》
- 李白排位禁率第一,弟弟,别再跟风禁了,用这2人针对,打得李白叫“爸爸”
- 散文|杨绛:别去窥望人家的窗帘
- @爸爸妈妈们,“大鲸鱼剧场”今年不容错过的演出,看这条统统安排好
- 新书上架|带女儿游全球101座博物馆的妈妈 与插画师合作出书“神游”故宫
- 僵尸爸爸去哪儿了
- 杨绛评价张爱玲:我对她有偏见,长相难看爱出风头,你们高看她了
- 满族的“妈妈口袋”及其礼俗
- 为何杨绛会对张爱玲有偏见?爱上了汉奸,相貌普通还爱穿奇装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