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代避讳闹笑话不止这些

古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代避讳闹笑话不止这些】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不直接写或者读某个人的姓名,必须以其他文字符号代称,对于这种行为,古人给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定义,避讳。
举个例子,宋朝时,有个州官名叫田登,不准其他人使用“登”字,连同音字也不许提,谁要是触犯必被重责,很多衙役没留神,犯了忌讳受了重罚。
 古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代避讳闹笑话不止这些
文章插图
因为这个忌讳,当地人都称“灯”为“火”,按照当时的规矩,元宵节晚上张灯结彩,这可难倒了写公告的衙役,想来想去,通告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公告一经贴出,所有人看见了都捧腹大笑。于是流传下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么一句谚语。
笑话归笑话,但并非子虚乌有,在古代,避讳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历朝历代都遵循着《公羊传》所说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古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代避讳闹笑话不止这些
文章插图
这三句话简单说,就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有权有势的人,以及地位更加尊贵的人,例如君主、上级、父母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示尊重。
避讳最早出现在于周代,流行于秦汉,盛行于隋唐,之后历朝历代,一代更比一代严格。到了清朝,更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若是在公文和科举中没有避讳(尤其是当朝皇帝的名讳),轻者罢免,取消考试资格,重者还会被判处流放。
 古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代避讳闹笑话不止这些
文章插图
避讳制度始终伴随着整个封建社会,因为避讳,惹出了很多笑话。
就拿李世民来说吧,父亲叫李渊,爷爷叫李虎。“渊”字用得少,避讳还好办。可“虎”字太常见,这就成了一件麻烦事。
 古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代避讳闹笑话不止这些
文章插图
首先,老虎是不能用了,改称“大虫”,而原来的“虎牢关”也变成了“武牢关”,“虎牙将军”变成了“武牙将军”,更可笑的是,之前的夜壶马桶因为有老虎的造型,被称为“虎子”,从唐朝开始,就变成了“马子”,并逐渐演变成了“马桶”的叫法。
变更用字简单,但如何称呼“李虎”呢?总不能把人名写成“李大虫”,又或者“李马”吧?所有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往往空着不写,用空框来代替,后边注上“上讳”二字,从而避开名讳的尴尬。
 古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代避讳闹笑话不止这些
文章插图
当然这样做还是有问题,如果书写“李世民”,怎么办?总不能写成“李空空”吧。所以书写避讳还有一种做法,“缺笔”。
所谓“缺笔”是说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在原字基础上缺最后一两笔,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将“世民”两个字的最后一笔不写。这样一来,大家就能明白(猜出来)了。
古代避讳为了维护帝王尊严,还有尊重的含义。
 古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代避讳闹笑话不止这些
文章插图
五代时期冯道,此人被后人视为奸臣,先后伺候了十位皇帝,始终担任宰相要职,位高权重。
有一次,冯道命手下的一位文士讲《道德经》。这可难倒了这位文士,支支吾吾了半天,只能说:“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冯道开始还觉得纳闷,可转念恍然大悟,原来《道德经》起首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不是犯忌,又是什么呢?
又说南宋时期有人名叫钱良臣,他的儿子有一天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之句,为了避讳,只能念成:“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