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钱江、哈啰、宁德时代合作,「摩灵电动」想要在千亿电动两轮车市场分一块蛋糕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辆电动自行车面世后 , 电动自行车的形态和产业链就不曾改变过 。 即使雅迪销量全国第一、小牛成为电动自行车革命者 , 也未曾带来真正的变局 。
36氪近期接触「摩灵电动」 , 就想要使“巧劲儿”切入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市场 。
“新贵”难做【与钱江、哈啰、宁德时代合作,「摩灵电动」想要在千亿电动两轮车市场分一块蛋糕】之所以变局难生 , 是因为这个行业对于新玩家来说并不友好 。
首先 , 对于新兴电动车品牌来说 , 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线下渠道 。 渠道的作用有二 , 一是售卖和交付 , 二是售后 。 时至今日 , 互联网对于电动车的销售模式影响甚微 , 电动车、摩托车等由于组装难度大等原因 , 其售卖和交付渠道依旧依赖线下;并且 , 与摩托车不同 , 电动车由于其续航里程短 , 因此售后店面之间的距离要更近 。
第二 , 新兴电动车品牌还经常面临另一个难题 , 就是先生产再销售带来的风险 , 包括库存积压、现金流断裂等 。 比如作为新兴品牌的代表 , 小牛电动常因“现金流”告急而频上热搜 。
第三 , 由于电动两轮车形态固定 , 同质化竞争明显 , 新型品牌往往难以找到其差异化的方向 , 难以被消费者认可 。 虽然雅迪、爱玛等六家头部品牌的市占率接近六成 , 但中腰部电动车自行车制造企业多达400余家(2018年数据) , 市场分散、竞争激烈 。
「摩灵」使巧劲解决难点而「摩灵电动」通过“轻资产”、“广合作”和“强设计”解决了以上三个难点 。
「摩灵电动」背景为钱江雷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所经营品牌 , 由钱江摩托和雷霆电动科技共同打造 。 作为在摩托车研发和制造领域深耕了35年之久的钱江摩托 , 有着深厚的研发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市场渠道能力 , 而这些能力都可以直接赋能「摩灵电动」 。
具体而言 , 钱江在全国拥有3000+线下门店 , 其中1000+可以给「摩灵电动」进行售卖、交付和售后;并且 , 由于「摩灵电动」可以直接使用钱江的生产线、原料等 , 不存在现金流的风险 。
目前电动自行车品牌构建线下渠道的主要模式有两种 , 一是经销商模式 , 二是授权加盟店模式 。 雅迪、爱玛等“旧贵”采取经销商模式 , 雅迪在2019年底的分销商数量为2155家 , 销售点有超过12000个;爱玛则在2019年6月末共有1900余家经销商 。 而小牛和九号智能等“新贵”则采取加盟方式授权加盟商开设专卖店、体验店 , 小牛在2020年一季度末国内加盟门店为1033家 , 覆盖181个城市;九号智能线下方面计划2020年布局400家门店 , 2021年达1000家 , 2022年达2000家 。
对比来看 , 如果这1000家线下门店可以如约给到「摩灵」 , 那么作为新兴品牌 , 「摩灵」开局就能抓住核心优势 。
另一方面 , 「摩灵电动」还在跟天猫进行合作 , 线上销售、线下交货 。 让利给线下的门店 , 解决渠道问题的同时 , 还可以持续在线上进行品牌露出 。 根据《2020 线上电动车消费趋势报告》数据 , 电动车在天猫整体消费规模逐年上升 , 2020年消费规模较2018年增长超过 300 % , 可以看出 , 线上销售虽然比重不高 , 但是是一块快速增长的蛋糕 。
除了解决产业链上的问题 , 「摩灵电动」也在电动车形态和配件上持续发力 。 创始团队产出的作品多次获得德国IF设计奖美国IDEA、德国红点reddot、日本Good design、中国红星等诸多国际设计奖项 。 如此强大的“设计基因”也让「摩灵电动」对于电动车形态有更深刻的思考 。
“配件”的确是个不错的方向 。 虽然当前整车的线下销售比例还较低 , 但目前配件的销售则实现了一定的线上化 , 这是因为配件大多标准化程度高 , 无需交付 , 也无需后续维修 。 例如小牛在2019年配件销售收入达到约2.54亿元人民币 , 占总营收的12.2%;天猫数据也显示平台电动车消费关联度最高的是头盔、锁、电池和充电器等相关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