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之光武,高皇九世孙。诛莽中兴后,依前十二传。明章称显肃,乃及和殇安。顺贤冲与质,桓灵极不君。
文章插图
明末清初时期的学者王夫之在其著作《读通鉴论》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故国恒以弱灭,而汉以强亡。”这句话往往被后世理解为:其他朝代是衰弱地消散,而东汉则是璀璨地自爆。其实王夫之的本意并非如此,而是指东汉亡于士大夫的穷兵黩武之风,最后导致军阀并起,内耗不断,更是导致中原虚弱,于是有“五胡乱华”之祸。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饱读圣贤书的士人转而好武谈兵,嗜血竞杀的呢?小编以为与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不无关系。下面小编就来简单聊一聊“党锢之祸”的始末。
文章插图
“党锢之祸”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党争事件。党争的双方为包括外戚在内的士大夫集团,和宦官集团。宦官集团本身没有根基,他们是皇权的附庸和延伸,是皇帝意志的坚定执行者。而士大夫的一些所作所为引起了皇帝的不满。所以毫无疑问,在“党锢之祸”中,宦官集团获得胜利,大批名士被逮捕处死,其家属被免官禁锢。“党锢之祸”共有两次,从延熹九年(即公元166年)到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历经汉桓帝、汉灵帝两朝,是一次规模巨大、持续长久、程度激烈的权力斗争。
文章插图
一、东汉时期畸形的政治格局说起“党锢之祸”的历史背景,首先就要从东汉时期畸形的政治格局说起。在东汉时期存在这样一种怪圈:皇帝年幼,于是外戚干政;皇帝长大以后,由于外戚势力太大,又不得不借助宦官的手除掉外戚。皇帝亲政之后,立下大功且必然忠诚的宦官得以享受超高的政治待遇。膨胀起来的宦官及其亲属横行霸道,疯狂擭取利益,于是激起外戚和士大夫的不满。两股力量之间的尖锐矛盾,正是“党锢之祸”兴起的原因。
文章插图
二、士大夫的“清议”之风在东汉时期出现一种“清议”的风气,以名士、太学生为主。这些士人针砭时弊,品评人物的优劣,抨击豪强、宦官以及碌碌无为的官僚。举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许劭、许靖主持的“月旦评”,就是一种清议。这些名士掌握很高的话语权,他们对某一个人的品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的仕途,他的社会形象。太尉桥玄想拔擢曹操,给他出的办法就是让曹操去拜访许劭,得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庞统也是因为司马徽的评价,才得以成为荆襄士林领袖。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社会舆论的影响有多大。这些“权威”名士的赞扬让人得以扬名,从而更容易地进入到上层社会;他们的贬低对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看《后汉书·党锢列传》中一条对“清议”的评价:“又渤海公族进阶、扶风魏齐卿,并危言深论,不隐豪强。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
文章插图
其实“清议”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宦官,甚至士人当中自己也出现内讧,分党结派互相攻讦讥嘲。但从整体上来看,清流与宦官之间的矛盾是最为尖锐的。第一,古代宦官这个特殊的群体容易遭到清流的鄙视;第二,当时宦官集团炙手可热,容易受到人们的批评;第三、东汉末年的宦官和他们的亲属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不齿,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是宦官势力的触须,把东汉上下搞得乌烟瘴气。清流是喜好名声的群体,他们心中又有较高的道德标准,最起码是正常的道德标准。清流站在宦官的对立面,既为自己赢得了名声,同时也满足了自己匡扶正义、忠君报国、激浊扬清的心理。三、为非作歹的宦官势力后世评价“党锢之祸”的时候,往往是同情这些被处死、被禁锢的士大夫。原因无外乎他们站在宦官的对立面,可以这样说,他们的立场是正义的,是对东汉末年黑暗政治的一种反抗。事实上,在“党锢之祸”形成之前,一些正直的士大夫已经开始与宦官发生斗争。其中最激烈的一次,应为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也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的前一年。
- 东汉末年名士修炼手册:成为一个名士,需要哪些素质?
- 女真时期的叶赫古城
-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了我国多少文物?网友:可以买下几个日本
- 古代快递业的里程碑:魏晋颁布《邮驿令》
- 文史明清时期的讼师,为何都是“恶讼师”
- 他是东汉狂士,骂曹操,轻刘表,最后因骂人落得英年早逝
- 为什么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欢迎?
- 民国时期一根金条,相当于现人民币多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战国时期燕赵四大美女,没有她们历史都会改写
- 天龙八部的武功明显比倚天时期高,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张无忌比乔峰厉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