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葬礼的时候,贾珍为秦可卿选的棺木是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当年打算用的,当时贾政极力反对,无奈贾珍不听,一意孤行,非得要用。这件事当时非常危险,王熙凤和贾琏还在后面提到过这件事。王熙凤当时收了被抄的史家的东西,贾琏非常不安,王熙凤说,秦可卿当初用的棺材板还是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的,不是也没事吗,而贾琏非常焦急的说,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有人告咱们谋反都不怕,但现在不行了。可见当时用这个老千岁的棺材板是件非常危险的事,而贾家也知道,但依然冒着风险用了。那么这个义忠亲王老千岁到底和贾家是什么关系呢?
文章插图
首次提到这个老千岁是经薛蟠之口说的,当时贾珍为秦可卿寻棺木,可巧薛蟠来吊唁,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做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今还封在店里,也没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罢了。薛蟠说得很清楚,这个棺木是他父亲那一辈的事,原本是为这个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但是这个老千岁坏了事,所以就没用。然而这块板放了这么多年,因为不是个寻常之物,贾政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所以多年来无人敢用。
文章插图
贾敬和薛蟠的父亲是一辈人,并且贾敬又是进士出身,薛蟠的父亲可以为这个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棺木,这可以推测出,这个老千岁和薛家关系非常密切,不然也不会把自己的身后事让薛家来准备。而薛家和贾家既是姻亲,又同为官场好友,因此贾家和这个老千岁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极有可能就是这个老千岁的势力阵营。贾家这么多年以来,真正意义上在朝为官的只有贾敬一人,贾政是皇帝顾念贾家祖辈的恩情赐的官,其他人要么是袭的祖上的爵位,要么是捐的官,只有贾敬是唯一一个通过科举这条正路走出来的人。
文章插图
当时的皇帝对贾家是非常喜欢的,不考试都给官做,像贾敬这样凭借自己实力考出来的人,皇帝自然更加器重。所以当年贾敬的官职一定不小,并且由于都在朝从政,他对于当年这个义忠亲王老千岁的事应该非常了解。而后来,这个老千岁坏了事,贾敬又躲在道观里不肯出来,所以当年这个老千岁坏的事肯定波及到了四大家族。贾敬官职最大,又和这个老千岁关系密切,所以他很有可能受的连累最大,不然不可能在人生最顶峰的时候,抛弃所有功名利禄和家业儿女,出家修道。贾珍在为秦可卿置办葬礼的时候,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贾敬不仅不管葬礼,而且秦可卿死,四王八公当时都出面了,而贾敬依然不回家。所以贾敬后来对于官场上和家里的事是非常心灰意冷的,也可以说是在躲避这一切。贾敬会如此反常,一定是受过很大的刺激,极有可能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坏的那个事儿,贾敬被波及到了,而且受的牵连很大,很多年后依然如惊弓之鸟,不敢问世。
文章插图
那么这个义忠亲王老千岁究竟坏的是什么事呢?从这个老千岁的称呼上来看,这个老千岁生前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可以有“义忠”的封号又可以被称作“老千岁”,可以推测出他的地位仅次于当时的皇帝,比后来的北静王要高多了。能让这个老千岁连棺材板都用不了的事,最有可能就是谋反,惹怒了皇帝,连身后事都不能善终。在秦可卿葬礼的时候,北静王曾给过贾宝玉一个鹡鸰珠串,说是皇帝送给他的。鹡鸰代表兄弟之情,皇帝给北静王这个东西,就是在昭示天下,他非常顾念手足之情,也是在警醒这些王臣们,不要发生这些谋反事件。贾家的祖上是开国功臣,对皇家有恩,书里多次提到过皇帝顾念祖辈的恩情,因此对贾氏一族格外照顾,贾家因此在宫里的根基很深,和义忠亲王老千岁交好,也和北静王、南安郡王等是世交。
- 范进中举后为啥疯了?他的官职放你身上,你也一样
- 福报从天降错,她是从人身上的三个地方来的
- 鬼谷子真正有本事的人,身上往往有这两个特点,碰到一定要深交
- 为什么古人和史书都爱把亡国之祸推到女人身上?三个故事得出答案
- 仁义师太:我国历史上首尊肉身比丘尼,身上女性特征消失
- 大玉儿舍身劝降洪承畴不靠谱 但发生在洪承畴身上这三件事挺有趣
- 《格言联璧》:自带“富贵之气”的人,身上会有这2种“祥兆”
- 《红楼梦》中曹雪芹埋下最可怕的伏笔,贾家从头至尾没有婴儿出生
- 清朝|清朝时期的正白旗,是如何做到与两黄旗平起平坐,跻身上三旗的?
- 林黛玉的弟弟年仅三岁,为什么也早早去世?答案在林如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