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听闻白居易去世,皇帝都为他写诗,其中两字引发轩然大波


 白居易|听闻白居易去世,皇帝都为他写诗,其中两字引发轩然大波
文章插图
唐朝真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本来在盛唐时期,已经诞生了李白、杜甫这样的风流人物,已经是站在了历史的金字塔尖。月盈则亏,巅峰过后就是低谷,这本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紧接着却诞生了白居易、元稹、李贺、贾岛、孟郊等等一系列顶尖才子。尤其是白居易,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
白居易横空出世,正是那句脍炙人口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似乎他就代表了大唐源源不断的文华,成为了既李杜之后最为耀眼的明星。一般认为,白居易为“诗王”,是诗仙和诗圣之后第三人。但是白居易也有两次极为抢镜的时刻,评价远胜于李杜。
 白居易|听闻白居易去世,皇帝都为他写诗,其中两字引发轩然大波
文章插图
一次是晚唐诗人张为在编撰《诗人主客图》时,将唐代诗人按内容和风格分为六类,各以一位诗人为主。白居易就被列为第一类诗人之首,是全书的领军人物,被尊为“广德大化教主”,又被称为“广大教化主”。
这个评价太高了,以至于后世人觉得有些过分。其实,白居易不仅诗写得好,而且还和元稹一起推动了新乐府运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张为的这个评价,应该是基于白居易对诗歌创作的理论成果上,并不夸张。
 白居易|听闻白居易去世,皇帝都为他写诗,其中两字引发轩然大波
文章插图
另一次抢镜时刻,发生在白居易75岁去世时。消息传至天下,举世皆哀。消息传到长安,让当时的皇帝唐宣宗李忱哀伤不已。他赠白居易尚书右仆射,谥号为“文”,并且还专门为其写了《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听闻白居易去世,皇帝都为他写诗,其中两字引发轩然大波
文章插图
皇帝给臣子写诗,其实并不多见,李忱不仅放下九五之尊的架子,而且还高度赞扬了白居易的成就。在这首诗的首联中,唐宣宗直截了当地发出了哀叹声:您写诗文才六十年,应该继续做大唐的诗人,怎么就匆匆告别,去另一个世界当诗仙了?
接下来的颈联中,唐宣宗巧妙地将白居易的名字和自号镶嵌进去,表达了无比崇敬之情:人如浮云,想留也留不住,只愿您能随处安居;造化不够,不能将您唤回,只希望您在天上依然快乐。
后面的腹联、尾联,是唐宣宗对于白居易艺术成就的总结以及自己的思念之情:在我们大唐,您名满天下,即使是孩童也可以吟诵《长恨歌》,即使是胡人也能唱《琵琶行》。文章千古事,您的功德行人尽知,我也会时时想念您的。
 白居易|听闻白居易去世,皇帝都为他写诗,其中两字引发轩然大波
文章插图
这首悼亡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它反映出当时世人,从九五之尊到贩夫走卒,都疯狂迷恋白居易的盛况,这也是对他文学成就的最高褒扬。不过,诗中的两个字,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就是首联中提到的“诗仙”。
要知道,我们现在熟知的诗仙是李白,在唐朝时人们也认可这个称谓。当年贺知章见到李白,看完《蜀道难》之后,就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年纪,向李白行礼,并呼其为“谪仙人”。因此,李白“诗仙”的称呼,来得比白居易早,他那浪漫主义风格,瑰丽出奇的想象力,出神入化的辞藻,确实也名不虚传。
 白居易|听闻白居易去世,皇帝都为他写诗,其中两字引发轩然大波
文章插图
白居易|听闻白居易去世,皇帝都为他写诗,其中两字引发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