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浙江潮|苏轼最奇特的一首诗,首尾两句完全相同,后人夸奖不已


 雨浙江潮|苏轼最奇特的一首诗,首尾两句完全相同,后人夸奖不已
文章插图
在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文人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华夏大地,文化灿烂,英才辈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骄子。如果要算谁是最耀眼,最全面的魁首,我想苏轼应该是当仁不让的。他的词作水平家喻户晓,诗歌脍炙人口,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顶尖的“宋四家”之一,连绘画也开创了一个流派。纵观古今中外文人,涉猎如此之广,而且都能在文化繁荣的时代,名列顶尖级水准的,唯有苏轼一人而已。他自己也十分自负,我们看到豪放派的词作中,要么自比三国周郎,要么聊发少年狂,就是这样的心态。
 雨浙江潮|苏轼最奇特的一首诗,首尾两句完全相同,后人夸奖不已
文章插图
然而,天资绝伦会意味着万人景仰,却不一定意味着一帆风顺。苏轼虽然身处对文人最为优越的宋朝,却遭遇了当时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且是其中的主角。他九死一生,最后被贬黄州,虽然又几起几落,始终难以恢复当年的心境。在他的晚年,这首《观潮》(又名《庐山烟雨》)写尽了人生的感悟: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雨浙江潮|苏轼最奇特的一首诗,首尾两句完全相同,后人夸奖不已
文章插图
这首七言绝句看似很规矩,读过一次后就感觉有些问题,再读一遍则会有种朦胧的禅意,所以它被当作千古奇诗。仔细看一下,它的首句和末句竟然只字未改,都是一模一样的。要知道,在古体诗中,这种情况并不新鲜,比如《诗经》之中,就有大量重复的句子,表达了反复咏唱的感慨。但是,到了近体诗之后,形成了非常严格的规矩。别说整句重复,就是在一首格律诗中,出现重复的词语,都是被人诟病的。当然,很多大家突破常规,并不循规蹈矩,将大量叠词运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那又另当别论。
 雨浙江潮|苏轼最奇特的一首诗,首尾两句完全相同,后人夸奖不已
文章插图
苏轼这一首诗更为惊人,几乎没有人见过这么偷懒的,所以还是有人会认为,这是不是苏轼晚年老糊涂了,才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失误?其实,这首诗是苏学士在暮年,写给即将外任为官的儿子苏过的。它通篇不露痕迹,将一个禅理举重若轻地表达出来。第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自然是称赞庐山和杭州的风景,这也是苏轼一生留下笔墨最多的地方之一。在庐山,他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年哲理,在杭州,他写下了“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的绝场。可见,苏轼对于这两个地方的风景是非常欣赏的,这也有了后面所说如果没有去过,那是会遗憾终身的。
 雨浙江潮|苏轼最奇特的一首诗,首尾两句完全相同,后人夸奖不已
文章插图
但是,苏轼却在第三句中,将全诗意境反转。他原来并不是为了赞美风景,而是发表了感慨,到了这两处胜景之后,也发现不过如此。过去的冲动和执着,也越发觉得没有必要。只有深刻领会了第三句,才会对第四句为什么要重复第一句恍然大悟。在亲临到当地的风景之后,您才会感觉,庐山的烟雨朦胧还是烟雨朦胧,浙江的潮水就是浙江潮水,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美,那样非去不可,只能给人“不过如此”的印象。
 雨浙江潮|苏轼最奇特的一首诗,首尾两句完全相同,后人夸奖不已
文章插图
当然,苏轼肯定不是针对这两处风景,给自己儿子临别赠言。他是以此告诉苏过,官场之中,起起伏伏是很正常的。千帆竞渡,万人争位,自然有足够吸引的魅力,但它的结果,可能也就如此,并没有当年想象的那么美好。这个意思,虽然有些消极,但却是这位天才宦海几十年的经验总结,也是悟遍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