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把人体美赋予建筑:《建筑十书》中的古希腊建筑美学

引言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 Pollio,约公元前84-一前14)在他的著作《建筑十书》里传达了古希腊人的一些观念。在第三书第一节里,他写道:“神庙的设计由均衡来决定。
它是由比例-希腊人称为类比-得来的。比例是在一切建筑中取得均衡的方法,这方法是:从细部到整体都服从于一定的基本度量单元,即与身材漂亮的人体相似的正确的肢体配称比例。既然大自然按照比例使肢体与整个外形配称来构成人体,那么,古人们似乎就有根据来规定建筑的各个局部对于整体外貌应当保持的正确的以数量规定的关系。”
 装饰|把人体美赋予建筑:《建筑十书》中的古希腊建筑美学
文章插图
▲《建筑十美》内页在第四书第一节里,维特鲁威讲了一则有趣的故事,虽然未必可靠,却把柱式的人文性写得很传神。他说,雅典人到小亚细亚移民后打算造一座阿波罗庙,像他们在多立克人的城邦里见到过的那样。“当他们想要在这座神庙里设置柱子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它的均衡原则,便探索既能把它做成适于承受荷载又保持公认的美观形象的方法,于是人们试着测量男子的脚长,把它和身高比较,因为男子的脚长是身高的六分之一,所以就把这比率搬用到柱子上来,以柱子底部直径的6倍作为包括柱头在内的柱子的高度。于是,多立克式柱子就在建筑物上显出男子身材比例的刚劲和优美。
后来又试用新的形象建造狄安娜神庙,以表现女子的苗条修长。为了显得更高一些,首先把柱子的直径做成高度的八分之一。在下部安置形似靴子的凸圆线脚,在柱头左右则做了下垂的涡卷,好像头发。在前面装饰了混枭线脚和花带。在整个柱身上刻出纵向的凹槽,像女式服装的皱褶一样。这样,就以完全不同的形式设计了柱子,一种是没有装饰的、的男性身体,一种是窈窕而富有装饰的匀称的女性身体。
 装饰|把人体美赋予建筑:《建筑十书》中的古希腊建筑美学
文章插图
▲阿尔忒弥斯神庙(狄安娜神庙)后代人们对美的欣赏倾向优雅、细致,更喜好纤巧,便确定多立克式柱子的高度为7个直径,爱奥尼亚式柱子高度为9个直径。这个爱奥尼亚人最初创造的式样就命名为爱奥尼亚式了”。维特鲁威的记述大约不是杜撰,因为他在写作《建筑十书》的时候见到过一些古希腊的建筑著作,而且有一些古希腊的建筑遗迹可以作为佐证。
公元前6世纪,有一些爱奥尼亚式的建筑用秀雅的女像当柱,又有一些多立克式庙宇用肌肉怒张的裸体男像做承重构件,也可能是柱子。而且,到希腊晚期,女神庙用爱奥尼亚式,男神庙用多立克式,分得很清楚,对这一点维特鲁威也有所论述,并非偶然。模仿人体和量化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在古希腊人看来是不矛盾的。因为他们认为人体的美,照亚理士多德的说法,同样也是由度量和秩序决定的。大约在公元前420年左右,希腊雕刻家波利克列塔斯(Polycletus)提出人头与全身的比应为1:7,到公元前344年左右,雕刻家立西泼斯(Lysippus)改订为1:8,以后广泛采用。
 装饰|把人体美赋予建筑:《建筑十书》中的古希腊建筑美学
文章插图
▲亚里士多德【 装饰|把人体美赋予建筑:《建筑十书》中的古希腊建筑美学】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师对柱式形象来自人体深信不疑,他们中有几位甚至把柱式檐部的侧影直接和人脸的侧影比照。大约在公元前430年左右,帕提农庙的建筑师伊克提诺在伯罗奔尼撒的巴沙(Bassae)造了个多立克式的阿波罗庙,在这个庙的内部立了一棵全新的柱子,柱头用一棵完整的、茁壮的忍冬草的形象。这种柱子后来叫做科林斯式。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第四书第一节里说:“第三种柱式称做科林斯式,模仿少女的纤柔身态。因为少女的年龄幼弱,肢体更加苗条。”接着他叙述了一个很美丽的故事:“一位科林斯公民少女已经临近婚期却患病去世了。埋葬之后,乳母把少女生前最喜爱的东西收集起来,装进篮子里放在墓碑上。为了使它在露天里尽可能地耐久,便在篮子上盖了一块瓦片。篮子偶然压在一棵忍冬草根上,到了春天,忍冬草茎叶发了芽,在篮子的周边生长起来,因为被瓦压着,叶端被迫长成了涡卷。”一位杰出的雕刻家“偶然路过这座墓碑,发现了这只篮子和它边上茂密的叶子,对这新鲜的样式十分喜爱,就以它为原型在科林斯造了一些柱子,规定了它们的比例。从此开始,建筑中就多了一种科林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