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辽朝为什么会形成特殊的“五京制”和“南北两面官制”

在历经五代十国遍地狼烟之后 , 频繁的政权更迭时期告一段落 。中原大地形成了一个长达三百余年之久 , 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分而治之的鼎力之态 。汉族政权就是大宋王朝 , 史称“北宋” , 而游牧民族政权就是西夏和长达二百余年国祚的大辽王朝(后被大金王朝取而代之) 。
提起大辽王朝 , 我们容易想到的是 , 这是一个由契丹民族建立的王朝 , 还有那位了不起的女人萧绰萧太后 。但就其王朝政体制度与文明发展等方面 , 相对就鲜为人知了 。本文就以大辽王朝特殊的“五京制”和“南北两面官制” , 这两个特殊的政体制度 , 来了解一下这个有些陌生的游牧民族封建王朝 。
辽宋夏金|辽朝为什么会形成特殊的“五京制”和“南北两面官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辽朝疆域
“五京制”的形成
所谓的“五京”就是大辽王朝的五个京都都城 。
大辽王朝极盛时期疆域辽阔 , 东北至今库页岛 , 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 , 西到阿尔泰山 , 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 。但如此巨大的版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 而是几代帝王努力经营的结果 。同样 , 大辽王朝的五个京都也不是一次性建立 , 是伴随着王朝版图的扩充与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建立的 。
辽宋夏金|辽朝为什么会形成特殊的“五京制”和“南北两面官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辽宋夏金|辽朝为什么会形成特殊的“五京制”和“南北两面官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契丹族人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国号定都上京
在晚唐至五代十国前期 , 契丹仅是一个居住在辽东地区的一个并不起眼的游牧民族 。其内部完全是分散的部落化生活生产制度 , 更是一个不得不依附其他民族生存的小民族 。但是自从民族伟人耶律阿保机的出现 , 彻底改变了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的地位 。在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之后 , 建立国号“契丹” , 并且沿着西北方向北上 ,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建立都城(属今内蒙古赤峰市) 。辽太宗时期 , 将此地定名为大辽上京 , 仿汉制定名临潢府 。
这一时期 , 大辽王朝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 一边向东西两翼推进 , 统一散乱游牧民族 , 一边方便与中原地区政权之间 , 保持联系与进行贸易 。现今的赤峰地区 , 一直是连接辽、蒙、冀的枢纽 , 因此当时耶律阿保机选择在此建都确实是切合政权发展的明智之举 。
辽宋夏金|辽朝为什么会形成特殊的“五京制”和“南北两面官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塑像
辽太宗耶律德光建二京 , 创“三京制”
辽太祖病逝之后 , 次子耶律德光继位 , 即辽太宗 。此时 , 大辽(国号仍是契丹)已经立足稳定 。在经历了短暂的兄弟之争之后 , 辽太宗不但统一的东边的东丹国(原女真渤海国) , 而且更是从中原后晋政权巧取燕云十六州 。
这燕云十六州对于大辽来说至关重要 , 这片地区域不但成为大辽王朝南下根据地和卡住南方大宋王朝的天然屏障 , 更是大辽农业赋税的主要来源地 。此时 , 大辽王朝发展方向迅速南移 。为了配合王朝发展的战略需要 , 辽太宗特地升幽州(今北京)为南京幽都府 。从此幽都府成为大辽南方最重要的城市 , 更为后续朝代在此定都奠定基础 。同时 , 置原东丹国国都为东京辽阳府 , 便于管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 。
此时 , 大辽王朝“三京制”形成 , 为之后大辽王朝的发展 , 奠定了战略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