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揭秘安史之乱究竟如何改变唐朝命运?( 五 )


郭子仪从朔方军领军时已年届六旬 , 实际为主力出战河东河北的是李光弼 。受命回援收复长安时 , 推出主战的又是部将仆固怀恩与回纥军 , 与安守忠、李归仁大战两天 , 尤其香积寺之战 , 非常出色 。郭子仪能容人 , 肯让别人出风头 , 这种重视团队 , 注重大局的表现正是所谓大将风度 。
安庆绪被赶到相州后 , 李嗣业、仆固怀恩引回纥军加入中原战事 , 河北各方军队也加入 , 号称十几万大军围攻 。郭子仪名义上是朔方军的首领 , 但没有就这一群各方势力再设立一个主帅 。历来研究者倾向于皇帝对郭子仪充满不信任 , 固然是一个事实 , 但也不完全如此 。
当时李光弼的功劳也非常突出 , 随着河北大战主打李光弼 , 肃宗出于平衡考虑也不便再让李光弼一直屈居郭子仪之下 。尤其性格上 , 两人也完全不同 , 事实也证明李亨对于把握这些功臣宿将的确有不得已的一面 , 尽管这一次刻意提升李光弼的安排反而带来很失败的一幕 。
李亨安插了一个军容宣慰使鱼朝恩(今四川泸州人)协调各方 , 这人也是出名的宦官 , 代表皇帝到军中指手画脚 。郭子仪实际指挥还是自己一支兵力 , 根本没有办法指挥全部官军 , 于是大军败绩 , 郭子仪引军退守河阳 。
隋唐|揭秘安史之乱究竟如何改变唐朝命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鱼朝恩回到皇帝身边就反复说郭子仪坏话 , 把失败责任推给对方 , 郭子仪就被召还 , 任命赵王李系为天下兵马元帅 , 李光弼为副帅代领朔方节度使 。乾元二年(757) , 安庆绪死的时候 , 李亨为史思明的投降狂喜 , 当时李泌再次建议应直捣黄龙 , 可惜错失良机 。
李光弼之前在太原之战表现已经振奋人心 , 太原可是李唐起家的根本 , 李光弼以少胜多 , 为朔方军实力奠定筹码 。这一次河阳之战 , 李光弼为了扭转局势 , 已经做好必死之心 , 鼓舞手下李抱玉(李抱玉是后来赐名 , 实际叫安兴贵 , 和安思顺、安禄山一样是昭武九姓)等将领 , 大破周挚、徐璜玉、李秦授等燕军 , 逼迫安太清退守怀州 。
仆固怀恩、郝廷玉(是李光弼心腹 , 立功无数 , 后被代宗调入神策军)由地道而入 , 里应外合 , 攻克怀州 。安太清、徐璜玉等都被生擒 , 成为扭转局势重要一战 。乾元三年(760)正月 , 肃宗加李光弼太尉兼中书令 , 号称中兴大功第一人 。
这时 , 史思明在范阳也称燕帝 , 封儿子史朝义为怀王、周挚为宰相 , 李归仁为将军 , 改称范阳为燕京 。和安禄山一样 , 史朝义也没有明确太子身份 , 还奉命出征陕州 , 勒令短时间修筑三角城 , 没有及时完成外围的抹泥 , 被史思明一顿痛斥 。
隋唐|揭秘安史之乱究竟如何改变唐朝命运?】《新唐书》还称史思明临走时冲史朝义大骂:“等我攻克陕州 , 斩却此贼!”史朝义十分恐惧 , 副手骆悦等也因兵败惧诛 , 力劝史朝义先下手 。史朝义不敢答应 , 骆悦等威胁说要投降唐军 。史朝义不得已才点头同意 , 所以史思明也像安禄山一样被儿子和手下给干掉了 , 如此安史危机才算走到尾声 。否则 , 以史思明的善战 , 像《剑桥隋唐史》认为 , 当时肃宗能否摆平史思明是存在很大悬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