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揭秘安史之乱究竟如何改变唐朝命运?( 二 )


史思明听说几人前来 , 也在营帐设好埋伏 , 见到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 , 下马行礼 , 握手叙旧 , 表现十分殷勤 。阿史那承庆等不好下手 , 随其进范阳城 。史思明盛情款待 , 然后掷杯为号 , 士兵一拥而入将三人拿下 。
史思明对安庆绪和唐朝之间表现灵活机变 , 一方面示意想归顺 , 表示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河北十三个郡以及约十三万兵力可以投诚 。肃宗李亨接到消息几乎可用狂喜来形容 , 立封史思明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 , 其七个儿子都被授予显赫官位 。显然想用招抚来稳住史思明 , 再用史思明的力量解决安庆绪 。
史思明受册封后 , 斩杀安守忠和李立节两人表明诚意 。而阿史那承庆与史思明交情不错 , 就没有被杀 。然后在河北发布朝廷旨意 , 好几个州都肯归降 , 只有相州(位于今河南安阳市与河北临漳县交界地区 , 但唐代的相州侧重于河北 , 因临漳这地方实际是魏晋以来的大城重镇——邺城)还属于安庆绪 。
史思明的投诚以今天看自然是缓兵之计 , 除掉安庆绪 , 同时扩大势力 , 然后伺机而动 , 意味史思明虽然吞并安氏班底 , 但也需要一段整顿内务的时机 。虽然同为燕军 , 但史思明消化安氏班底的策略不完全等同于安禄山过去的做派 , 史思明从来没有像安禄山那样长时间统领三镇的威望 , 很多大将其实是与史思明同样起点 , 甚至像李归仁等个别人比他的地位还高 。
隋唐|揭秘安史之乱究竟如何改变唐朝命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史思明这时不同于安禄山依赖祆教文化的影响 。史思明尽管也称帝 , 但似乎更加倾向于制度建设 , 更借助中原朝代的方式 。哪怕一旦势头不对 , 宁愿选择与唐朝和解 。史思明的谋略意图和灵活性比安禄山更突出 , 所以他一个人都把战事时间拉长数年 。
像史书刻意写到 , 信都太守乌承恩与史思明有旧 , 乌承恩之父乌知义为幽州都督府将领 , 开元后期为平卢节度使 , 营州都督(封乌知义为节度使的敕书是名臣张九龄所写 , 收录于张氏文集中) , 乌知义是提携史思明出道的上级 , 这也证明史思明其实不是安禄山的范阳系心腹 。虽然安禄山后面很欣赏史思明 , 可不少范阳系将领对史思明比较排斥也是客观事实 , 所以像安庆绪也不相信史思明的忠诚 。史思明攻占信都将乌承恩一家都捉了 , 胁迫乌承恩归顺 。
李光弼向肃宗李亨献计拉拢乌承恩 。史思明在相州摆平安庆绪后回范阳 , 乌承恩这时就受朝廷委派去范阳封赠史思明 。当时乌承恩的儿子在史思明身边等同人质 。史思明招待乌承恩住在自己府邸 , 还让他去探视儿子 , 父子间商议密谋被密探发觉 , 随后从乌承恩的行李中搜出李光弼的牒文 , 文中让乌承恩邀同阿史那承庆一起行刺史思明 , 事成将赏赐阿史那承庆免死铁券;另有一本小册子列满了史思明心腹的名单 。
史思明也愤愤不平质问乌承恩背叛 , 乌承恩不停磕头:“我有罪!我该死!这都是李光弼的阴谋 。”史思明集合部众、官吏和幽州百姓 , 痛哭流涕:“臣以十三万众归降朝廷 , 何负陛下 , 而欲杀臣?!”当众处死乌承恩父子 , 囚禁宦官李思敬 , 然后向李亨上表鸣冤 。
肃宗李亨慌了手脚 , 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 遣使宣慰:“此非朝廷与光弼之意 , 皆承恩所为 。杀之 , 甚善!”足以体现李亨作为堂堂皇帝 , 官军对燕军已有一定优势 , 但这个皇帝仍然没有安全感 , 和做太子时为了甩锅 , 毅然抛弃韦氏、杜氏两个女人时 , 实在并没有好多少 。都知道李亨大半辈子活得谨小慎微 , 唯一地冲动任性貌似就是马嵬驿后胆敢分道扬镳北上灵武 , 决定开创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
现在回头来看 , 这件事情固然可以说李亨其实有一股雄心 , 可冷静下来也许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对于李亨 , 这实在是一个不得已地 , 退而求其次的乘势而动 。李亨年过四十 , 人到中年 , 北上灵武是搏一把最后的前途 。他是被推着做出的抉择 , 李亨并没有像今天很多观点认为“主导”历史的局势 , 他不具备这种条件和资质 , 他只有一个身为太子的有利名份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