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殁后振芳尘:魏征家族的沉浮( 五 )


魏謩一朝荣登相位 , 立即开始修缮家庙 , 这是重塑家族形象、振聩家声的重要举措 。留存至今的《魏公先庙碑》详细记载了这一过程 。据碑文记载 , 魏征生前曾在长安昌乐坊建有家庙 , 后来嫡裔子孙不能奉祀 , 家庙遂破败 。魏謩入相后 , 重新修葺了家庙 , 除了祭祀魏征外 , 还祭祀他自己的父、祖、曾祖三代 。按照礼制 , 只有嫡裔才能直接祭祀魏征 , 其余各房只能是陪祀 , 换句话说 , 魏謩其实并没有权力直接祭祀魏征 。但当时的情况是 , 在得到唐宣宗的首肯和支持下 , 魏謩凭借官位 , 事实上抢夺了嫡裔的地位 。这一次魏氏中兴 , 其实意味着家族内部权力格局的重新配置 , 原本属于支裔的魏謩一系 , 借由官位的显赫完成了“夺宗”的过程 , 成为魏氏大宗 。
魏征的历史遗产
“贞观之治”作为政治清明、君臣关系融洽的典范 , 一直以来都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尊崇 , 除了唐太宗以民为本、克己纳谏外 , 自然少不了魏征的功绩 。魏征留给后裔的历史遗产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 , 是他忠直极谏的臣子本色 , 这是他在唐初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安身立命的根本 , 也是彰显其价值的最有力方式 。第二 , 是魏家寝堂 , 这是太宗与魏征君臣关系的“纪念碑” , 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后者本质上是植根于前者的 , 是前者的外在表现 。
与唐初功臣集团中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讲求实效的政治家不同 , 魏征主要是作为一名谏臣而存在的 。随着时光的流逝 , 房、杜等人的事功逐渐淡去 , 魏征“谏臣”的形象则因完全符合儒家的道德观念而凸显出来 , 他受到了士人阶层的盛赞 , 并成为“贞观故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从中宗到玄宗开元前期 , 由于“贞观故事”成为朝野共享的一种重要政治资源 , 官方开始主动提升魏征的历史地位 。此时 , 统治者对魏征的理解基本集中在“忠直”上 , 认为臣下敢于进谏、皇帝勇于纳谏 , 这就算是恢复“贞观故事”了 , 也就是说 , “贞观故事”已经变成了一种符号 , 与此相适应 , 魏征也被符号化了 。这势必造成一种可以预见的后果:一旦皇帝对“贞观故事”不再感兴趣 , 官方对于魏征历史地位的评价自然会下降 。开元中期至德宗即位前 , 魏征就处于这样的境遇 。德宗以后 , 由于局势的变化 , 魏征的历史价值再次凸显出来 , “君明臣直”进一步被符号化 。随着宪宗、文宗、宣宗几任皇帝孜孜于恢复贞观、开元之盛 , 魏征具有“匡君之大德” , 其“致唐无疆”的历史地位也被推向高峰 。此时 , 其五世孙魏謩的出现恰好迎合了皇帝翘首企盼新时期“魏征”的心理 , 由此带来了魏氏家族的中兴 。
隋唐之世 , 随着门阀势力的逐渐萎缩 , 当朝官品成为家族繁盛的最重要保障 , 然能跻身高位者 , 借由事功、军功等因素 , 种种不一 , 功臣后裔走向衰微本属常态 , 魏氏家族在唐前期的发展状况亦印证了这一点 。然而 , 其家族的兴衰又天然地与先祖魏征密不可分 , 究其根源乃在于“魏征”在后来被符号化 , 变成了一种政治资源 , 这是其家族区别于其他功臣家族的地方 。因此 , 忠直、极谏是魏氏兴衰的关键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魏征其实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他的子孙们 。#魏征#唐太宗#贞观收藏
作为中国古代谏臣的楷模 , 魏征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 他与唐太宗“君明臣直”的形象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 , 并深入人心 。
然而 , 魏征的历史地位并非从一开始就得到确立 , 而是一个抑扬起伏的过程 , 这一点又深刻影响到了魏氏家族的盛衰 。
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 取自《周易·系辞》 , “贞”是正的意思 , “观”就是看 , “贞观”的意思是示人以正、正大光明 , 具有强烈的政治含义 , 表明太宗即位之初 , 就已经决心要当一个明君了 。
唐太宗最被人称道的有两点 。一是善于用人 , 虚心纳谏 。贞观三年 , 唐太宗对臣下说:“君臣本同治乱 , 共安危 , 若主纳忠谏 , 臣进直言 , 斯故君臣合契 , 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 , 臣不匡正 , 欲不危亡 , 不可得也 。君失其国 , 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将君臣共治提到如此高度 , 在帝制时代是十分难得的 , 与后世“伴君如伴虎”的君臣关系可以说是迥异 。二是以民为本 。唐太宗的立国路线是儒家的德治 , 比较注意普通百姓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 对此 , 君臣都有高度的自觉性 。这两点说起来简单 , 但要真正持之以恒却是极难的 , 需要君臣两方共同努力才行 。贞观的大部分时期 , 唐太宗和他的大臣们较好地履行了这两点 , 所以贞观时期虽然称不上盛世 , 却被后世奉为政治清明的样板 。贞观时期的诸多政策、做法被统称为“贞观故事” , 成为后来封建帝王进行政治动员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