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一部关于河西走廊的编年史——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关于河西走廊的最初印象 , 来自于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和下发的《甘肃历史》《甘肃地理》等书籍 , 那时候便知道我的家乡酒泉就在这片神奇的走廊上 , 对沙漠、绿洲、戈壁、草原、红柳、胡杨、沙枣、红柳、芨芨草、骆驼早已司空见惯 , 但对河西走廊历史却一知半解 , 直到观看了这部央视拍摄的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 , 并买来了同名书籍细细研读 , 才对这条走廊上跨越千年沧桑变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系统的理解 。
河西走廊指今甘肃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 , 东西长约1200公里 , 因位于黄河以西 , 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亦称南山)与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的狭长地带 , 故被称为河西走廊 。纪录片《河西走廊》如同一部记载河西走廊历史与文化的编年史 , 将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娓娓道来 。
丝绸之路|一部关于河西走廊的编年史——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河西走廊是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历史见证
1868年 , 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踏进河西走廊 , 他首次将穿越中国西部的古老商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便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 正是河西走廊的开辟造就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 没有河西走廊 , 就没有丝绸之路 。
某年夏天,我们曾驱车前往位于张掖肃南的康乐草原 , 那里云淡风清、绿草如茵 , 让人想起了那首古代民歌“天苍苍 , 野茫茫 , 风吹草地见牛羊” 。西汉初年 , 生活在此地的月氏人被彪悍的匈奴人击败被迫西迁至阿姆河流域 , 与匈奴结下仇怨 , 同一时期的西汉朝廷 , 早已对匈奴的骚扰忍无可忍 , 得知这一情况 , 一个联合月氏左右夹击匈奴的宏大战略构想呼之欲出 , 河西走廊的历史也由此拉开大幕 。
第一集《使者》就将目光投射到西汉 , 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黄金时代 , 日益强盛的西汉 , 想要一举解决强悍的北方邻居 , 将国家的战略纵深拓展到广袤的西部 , 为了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构想 , 汉武帝决定派使团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 , 此行路途遥远困难重重 , 还要经过匈奴人控制的河西 , 必须要挑选出一位智勇双全的人来率领这支使团 , 宫廷侍卫张骞最终脱颖而出 , 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 , 凭借超乎寻常的信心、勇气和毅力 , 用了十三年的时间 , 历经千难万险 , 完成了凿空西域的伟大使命 , 他的这一壮举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 。诗人杜甫曾留下“乘槎断消息 , 无处觅张骞”的诗句 , 即使在千年后 , 张骞的历史功绩依然还被人们广为传颂 。
张骞完成了凿空西域的壮举 , 接下来将广袤富饶的河西纳入大汉的版图 , 却主要归功于年轻的将军霍去病和他麾下的将士们 。第二集《通道》主要讲述的就是霍去病夺取河西、汉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全过程 。英武的少年将军霍去病 , 和他战无不胜的青年禁卫军 , 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逐出河西 , 构建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和千年不绝的和平商路 。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 西汉王朝发动了旨在打通河西的战役 , 年仅19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 , 两次率万余骑兵出击 , 给予盘踞于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以毁灭性的打击 , 将河西划入西汉帝国的版图 ,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 , 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 , 使我嫁妇无颜色”传说汉武帝听闻河西大捷龙颜大悦 , 赐御酒奖赏 , 霍去病将御酒倒入金泉与将士共饮 , 酒泉名称因此而来 。霍去病去世后 , 他的陵墓被修成了祁连山的模样 , 以缅怀他在开拓河西过程中的不朽功勋 。随后西汉王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 , 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郡先后设立 , 其名称沿用至今 , 两关则是阳关和玉门关 , 均在现今的敦煌市境内 , 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 , 到达敦煌之后出两关分为南北两路 , 两关自此成为了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门户 , 关内关外驼铃声声 , 历经千年而连绵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