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展龙:中国古代气象智慧及其书写( 二 )


书法字画|展龙:中国古代气象智慧及其书写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至明清 , 气象学虽发明不足 , 但在总结演绎前人成果方面可圈可点 , 尤其是深受“西学东渐”浸染 , 气象之学呈现出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趋势 , 初露近代气象学的曙光 。其中 , 明代雨量观测、航海气象、天气预报等技术日益精进 , “南北寒暑”“昼夜长短”“蜃气楼台”等理论认知不断深化 , 农业气象谚语广泛传播 , 气象云图等推广使用 。在官方 , “月奏雨泽”成为常制 , 顾炎武《日知录》载:“洪武中 , 令天下州县长吏 , 月奏雨泽……永乐二十二年十月 , 通政司请以四方雨泽奏章类送给事中收储 , 上曰:祖宗所以令天下奏雨泽者 , 欲前知水旱 , 以施恤民之政 , 此良法美意 。”在民间 , “占候谚谣”成为常用语 , 如明初娄元礼《田家五行》记载气象谚谣 , 凡分论日、论月、论星、论风、论云、论虹、论雷、论霜、论雪、论电、论气候、论山、论地诸篇 , 皆反映了明初农业气象知识和天气预报经验 。明清之际 , 西方科技的传入为我国气象科学带来了新技术和新观点 。传教士将西方当时比较先进的温度计、湿度计引入中国 , 清人还仿制了冷热计、燥湿器;利用《三光图》等云图预报天气;出现了炮击雹云 , 消除冰雹的技术 。梁章钜《农候杂占》凡分四卷 , 从天文、地理、人事、时令、草木、虫鱼等角度 , 论述了预测天气变化、解释气候现象、把握气象规律之理论 , 是古代农业气象谚语的集大成之作;游艺《天经或问》凡分图序、天、地三卷 , 全面阐释了天地变化的情势 , 解答了气象变化的规则 , 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适应性、经验性气象知识的局限 , 是近世少见的气象原理之作 , 也是我国科学气象学之肇始 。
在古人的观念中 , 气象既是“天”的自然表征 , 也是“人”的观念塑造 , 这种超自然的人本理解 , 为原本自然的万千气象增添了浓郁的神秘色彩和持久的人文属性 。在远古时期 , 面对变化莫测的气候现象 , 人们深陷“天人相分”的思维逻辑中 , 本能、盲目、被动地适应着纷繁多变、循环往复的气象世界 。此后 , 古代先民在克服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长期实践中 , 逐渐认识到“人”的能力和“人事”的价值 , “天人合一”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作为“天”的自然表征 , 气象也由此逐渐被人们认识、把握和利用 , 并持久影响着历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 。在社会层面 , “顺天文 , 授民时” , 人们长期利用气象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发展社会经济 , 从事农业、牧业、交通、祭祀、水利等活动 。同时 , 面对此起彼伏、绵延不绝的气象灾害 , 历代官民积极抗争 , 全力应对 , 利用各种力量抗御气象灾害 , 并逐步建立了较为务实高效的气象预报制度和灾荒赈济体系 。在政治层面 , 中国古人相信“天文变 , 世俗乱” , “天垂象 , 见吉凶” , 认为天道与人事、天变与政治有着神秘而微妙的关联 , 凡君臣事天不诚、赏刑不当、忠良未用、奸邪盈朝、听信谗佞、征敛掊克、靡费天下、刑狱冤滥等 , 都会上干天和 , 招致天变 。《史记·天官书》谓:“凡天变 , 过度乃占 。……太上修德 , 其次修政 , 其次修救 , 其次修禳 , 正下无之 。”汉代董仲舒将其总结为“天人感应”之说 , 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 , 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 不知自省 ,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 尚不知变 , 而伤败乃至 。”此后 , 这种“天人感应”“灾异天谴”学说长期成为制约皇权与重塑秩序的政治规范 , 并与历代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 。在文化方面 , 最突出的表现当为参用阴阳五行解释天气现象 , 如《大戴礼记》以阴阳解释气象:“阴阳之气各静其所 , 则静矣 。……阳气盛 , 则散为雨露;阴气盛 , 则凝为霜雪 。阳之专气为雹 , 阴之专气为霰 。霰雹者 , 二气之化也 。”郑玄注《洪范篇》以五行解释气象:“雨 , 木气也 , 春始施生 , 故木气为雨 。旸 , 金气也 , 秋物成而坚 , 故金气为旸 。燠 , 火气也 。寒 , 水气也 。风 , 土气也 。凡气非风不行 , 犹金木水火非土不处 , 故土气为风 。”这些不断积累的气象知识及文化解释 , 是古代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 , 其对气象规律、天人关系等复杂问题的自觉认知和客观书写 , 不仅反映了古人认识天文、应对气象的理性取向和不断增强的能力 , 且对今日之气象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