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展龙:中国古代气象智慧及其书写

天气现象风云变幻 , 奥秘无穷 , 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活动 。华夏先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互动中 , 日渐适应了四时交替 , 阴阳变化;辨明了雨雪晴霭 , 风云雷电;见证了朝晖夕阴 , 气象万千 , 并逐渐探索出气象变化的一般规律 , 形成观天察气、看云识天的气象学识 , 留下世界上记录最早、传承最久、内涵最广的气象资料 , 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独特文化资源 。
书法字画|展龙:中国古代气象智慧及其书写
书法字画|展龙:中国古代气象智慧及其书写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早在夏代 , 已有观象授时之说 , 设有“天地四时之官”;《夏小正》以夏代十二月为纲 , 记述了每月星象、气象、物象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 。至殷商 , 时人开始自觉观察、认识并记载各种气象 , 甲骨卜辞中风、云、雨、雪、雹、雾、霰、霜、雷、电、虹等气候现象 , 是世界最早的气象记录之一 。周秦之际 , 在天人关系的艰难探寻中 , 人们已更加成熟地解释气象、预报气象和记录气象 , 《周易》《尚书》《诗经》《左传》《国语》《孙子兵法》《庄子》《孟子》《管子》《吕氏春秋》《尔雅》《黄帝内经》等存世文献 , 都记载有大量物候知识和气象信息 。如《尔雅》解释雾霾、风雨、雪霜天气:“地气之发 , 天不应曰雾”;“风而雨土为霾”;“甘雨时降 , 万物以嘉 , 谓之醴泉”;“雨霓为霄雪”等 。《黄帝内经》解释云雨天气:“地气上为云 , 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 , 云出天气 。”《诗经》预报雨雪天气:“如彼雨雪 , 先集维霰”;“天将阴雨 , 鹳鸣于至” 。《吕氏春秋》解释“八风”为:“东北曰炎风 , 东方曰滔风 , 东南曰熏风 , 南方曰巨风 , 西南曰凄风 , 西方曰飂风 , 西北曰厉风 , 北方曰寒风 。”凡此 , 皆为早期华夏先民洞察自然、辨识天象、预测气象的智慧结晶和文化创举 。
逮及汉唐 ,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技的日益革新 , 人们对气象的认知趋于理性、科学和客观 。汉代人阐明了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物候 , 发明了湿度计、风速器等气象仪器;提出了“梅雨”“信风”等气象名称 , 并科学解释了雷电、降水等季节性气候现象;驳斥了雷电是“天取龙”“天惩”“天怒”等陈腐谬论 , 批判了将降雨归于“天神”的迷信妄说;出现了《易飞候》《四民月令》《论衡·变动篇》《淮南子·本经训》等文献 。如《淮南子》指出:“悬羽与炭 , 而知燥湿之气”;“风雨之变 , 可以音律知之” 。《论衡》提出:“天且雨 , 琴弦缓 。”《西京杂记》记载:汉时长安灵台相风铜乌 , “有千里风则动”;“气上薄为雨 , 下薄为雾 , 风其噫也 , 云其气也 , 雷其相击之声也 , 电其相击之光也” 。凡此 , 即将古代气象学尤其是气象预报技术引入科学之路 , 推向新高 。而后 , 两晋盛行“相风木鸟”等测风仪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有“天气新晴 , 是夜必霜”等气象谚语 , 并提及熏烟防霜、积雪杀虫等方法;《正光历》将七十二气候列入历书;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季“九九”为一年最冷时期;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辑录隋以前节气、政令、农事、风土、典故等文献 , 保留了不少农业气象佚文 。至唐代 , 创造了相风旌、占风铎、占雨石等气象仪器 , 区分了十级风力和二十四方位风向 , 解释了日晕、彩虹、光象等气候现象 , 诞生了《观象玩占》《乙巳占》《相雨书》等气象经典 , 涌现出裴行俭、李淳风、李愬等气象学家 , 并将气象知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军事、政治等重要领域 , 彰显了自然气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人文性特征 。
宋元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 , 气象知识和研究随之日益勃兴 , 蔚为大观 。较之以往 , 宋元气象学的科学化趋势更加鲜明 , 不仅解释了梅雨、龙卷风、季风、雷阵雨等特殊性、区域性气候现象 , 首创了雨量、雪量等观测技术 , 而且对大气光象、雷电霜雾等气候现象的认知更为科学、合理 , 对天气的预报方法也更加多样、准确 。如朱熹《朱子语类》论述雷电:“阴气凝聚 , 阳在内者不得出 , 则奋击而为雷霆 , 阳气伏于阴气之内不得出 , 故爆开而为雷也 。”沈括《梦溪笔谈》解释彩虹:“虹乃雨中日影也 , 日照雨则有之 。”陈长方《步里客谈》记述梅雨天气:“江淮春夏之交多雨 , 其俗谓之梅雨也 , 盖夏至前后各半月 。”叶梦得《避暑录话》论述江南“过云雨”(雷阵雨)、“龙桂”(龙卷风) 。苏洵《辨奸论》预报风雨:“月晕而风 , 楚润而雨 。”尤其是沈括《梦溪笔谈·异事篇》对气象、物候之创见 , 朱思本《广舆图·占验篇》对天、云、风、日、虹、雾、电等航海气象之“占验” , 堪称典范 。宋元时期为我国古代气象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 其气象之学远绍汉唐根脉 , 近启明清端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