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什么是隶书的书写性?此文解开我多年的困惑( 二 )


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笔势间的关系,徒学其形,则会显得呆滞刻板 。
隶书的捺画表面上看和楷书相似,其实二者笔势还是有所不同:
从前述汉简例字来看,隶书捺画接前一撇画笔势,顺势下压,然后弹出捺脚,有较强的蓄势弹拨之意;楷书捺画则有一波三折笔意,捺脚向右平送而出 。
汉碑里隶书的捺画,笔势表现较汉简要含蓄许多,在形状上较直或向上略微拱起,捺脚略向上挑起 。
其次,再看转折关系 。先看《礼器碑》中“石”字,口部左边一竖似撇,与底部一横若断若连 。
书法字画|什么是隶书的书写性?此文解开我多年的困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礼器碑》中的“石”
从《相利善剑》中“中”、“者”等字看,“口”部应由两笔书写而成,左竖和底部一横为一笔,上横和右竖为一笔,两笔之间有回旋之笔势 。
《礼器碑》中的“石”字,或许是因为刻手的缘故,圆转用笔难以镌刻,或是因为碑石年久风化侵蚀,导致两笔断开 。
如果仅以碑刻来看,就难以解释左边竖为何向左撇出 。而“乾”字对这种书写性表现得就相对明显些 。
同样的情况,在《曹全碑》中表现得更加夸张,如“名”、“君”“治”等字,右上角的转折向上耸起,形成《曹全碑》的特有的转折特征 。
书法字画|什么是隶书的书写性?此文解开我多年的困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曹全碑》中的“名”
书法字画|什么是隶书的书写性?此文解开我多年的困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曹全碑》中“君”
这种写法与左下角道理相同,横画行笔至末端逐渐提起,再向上回旋顺势竖下 。有时候因提笔幅度较大,横竖之间容易断开,但笔断意连 。
书法字画|什么是隶书的书写性?此文解开我多年的困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相利善剑》的“中”
书法字画|什么是隶书的书写性?此文解开我多年的困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相利善剑》的“者”
如果没有从汉简中理解其笔势关系,就很容易孤立地看待这两笔 。
早期隶书“口”部的写法大多都是此种两笔写法,之后逐渐出现类似楷书的三笔写法 。
特别是在汉碑隶书当中,由于刻手不可能像书写那样仅施以两刀,而势必要分开镌刻,从而割裂笔势间的连带关系 。
当然,有些刻手也能较好地表现出汉简隶书的书写性,汉碑中如《乙瑛碑》、《曹全碑》等 。
最后,具体的偏旁部首,以“辶”和“彳”部为例 。汉碑隶书中“辶”部左边写为三点,这三点之间的关系于汉碑当中很难理解,如《礼器碑》中“造”、“遲”二字,字口清晰,无残损现象,三点有长短和方向之别 。
书法字画|什么是隶书的书写性?此文解开我多年的困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礼器碑》中“造”
《乙瑛碑》中两个“通”字,“辶”部三点的写法略有不同,一个有明显长短关系,另一个则长短相仿 。
书法字画|什么是隶书的书写性?此文解开我多年的困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乙瑛碑》中两个“通”字
这基本就是“辶”部在汉碑隶书中的标准写法,至于三点关系为何如此处理,只能从汉简中寻找答案 。
《敦煌马圈湾木简》中“遲”字左侧三点能看出有连带关系,这种关系是以右侧某一点为中心,向左侧作回旋用笔,所以三点会产生长短和方向上的区别,这样也就不难理解汉碑中的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