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川大调 民间曲艺的“活化石”|非遗名录| 民间


漫川大调 民间曲艺的“活化石”|非遗名录| 民间
文章插图

漫川大调是流传在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因其曲牌之多、套路之广、唱腔之雅、曲目之丰远远胜出一般民间小调,故称之为“大调”。

漫川大调 民间曲艺的“活化石”|非遗名录| 民间
文章插图
其曲调委婉缠绵,既带有秦腔、碗碗腔、眉户唱腔特点,又掺杂着京韵大鼓、越剧、黄梅戏等江南丝竹的多种元素,使长江文化的温婉和黄河文化的狂悍相互交融,别具特色。2008年,漫川大调被商洛市政府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被陕西省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漫川大调 民间曲艺的“活化石”|非遗名录| 民间
文章插图
漫川大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具雏形,南宋时期经文人雅士加工完善,日渐成型,在画舫和烟花酒楼间盛行。清乾隆皇帝曾特诏一位擅长演唱“漫川大调”的村姑入朝担任宫廷教师,向宫女们教唱漫川大调。但终因漫川大调最宜用当地方言演唱,而无法进行推广。至今漫川大调仅流行于山阳漫川地区。

漫川大调 民间曲艺的“活化石”|非遗名录| 民间
文章插图
漫川大调唱腔委婉缠绵,曲调变化颇多,拖腔优雅飘逸,兼有昆曲、京韵大鼓和江南丝竹的韵味。曲目名称类似宋词元曲。现存曲目30多种。演唱时,一人弹三弦,一人用筷子敲打小瓷碟伴奏;一个主唱,多人伴唱。打套曲,亦可增加二胡、洞箫伴奏。

漫川大调 民间曲艺的“活化石”|非遗名录| 民间
文章插图
漫川大调现存剧目30多个,既有传统正剧。也有山水风情剧,如《文王访贤》、《修女游春》、《贵妃醉酒》、《洞宾戏牡丹》等。无论剧目大小,词句都十分古雅。
来源: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来源: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漫川大调 民间曲艺的“活化石”|非遗名录| 民间】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