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皇帝让郭威带兵去攻城,结果他让几万士兵盖房子,却因此奇迹获胜

所谓“上兵伐谋 , 其次伐交 , 其次伐兵 , 其下攻城” , 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 , 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 , 而“百战百胜 , 非善之善者也” , 这是战争地最高境界 。
在战争过程中 , 讲究场外谋略的较量 , 辅助以外交方面的压力 , 做到不战而胜的结果 , 最大程度降低真正成本达成战略目的 , 攻城之法 , 即使百战百胜 , 也是为之不得 。
在中国数千年的战争史中 , 兵家的这样战略思维为无数将领提供了无数的经典战役和名垂青史的机会 , 五代十国 , 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两百多年的诸雄割据的时代 。
这个时代名将辈出 , 兵家纵横天下 , 周太祖郭威在早年为将时便熟谙兵法 , 在受命攻打叛军李守贞的河中城时 , 一改常态 , 围城而不攻 , 让几万士兵去盖房子 , 将攻心之道运用到极致 , 最终以极小的代价一举击溃坚守不出的叛军 ,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五代十国|皇帝让郭威带兵去攻城,结果他让几万士兵盖房子,却因此奇迹获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郭威
李守贞谋反 , 后汉平叛数月无功
五代十国时期 , 是中原地区政权交替 , 攻伐最频繁的时期 , 无数王朝在战火中建立而又轰然倒下 , 在那个时代 , 臣子篡位 , 傀儡皇帝的事情屡见不鲜 。
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薨逝之后 , 其子刘承佑继位 , 李守贞手握重兵 , 见新王继位 , 根基未稳 , 便联同赵思绾等人举兵造反 。
五代十国|皇帝让郭威带兵去攻城,结果他让几万士兵盖房子,却因此奇迹获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知远
好在朝廷军队在面对叛军的时候还是具有碾压优势的 , 平叛前期 , 刘守贞节节败退 , 根本无力招架朝廷的平叛攻势 , 直到退到了一个叫做河中城的地方 。
这个地方城楼坚固 , 人口众多 , 水源粮草充足 , 是理想的固守之地 , 于是李守贞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名将之一 , 当即决定固守河中城 , 面对叛军这样的龟缩情况 , 朝廷反叛军队围城长达数月 。一直从初春打到了夏天 , 费劲心思也没能攻破城池 , 刘承佑面对这样的情况大为恼火 。
战争机器一旦运转起来 , 对国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内耗 , 久攻不下的人员伤亡 , 巨大的军需开支 , 都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 盛怒之下刘承佑决定换帅 , 任命郭威为主帅前往平叛 。
五代十国|皇帝让郭威带兵去攻城,结果他让几万士兵盖房子,却因此奇迹获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承佑
上兵伐谋 , 剑走偏锋 , 郭威一战破城
从军事角度来说 , 十则围之 , 即双方兵力悬殊达到十倍 , 即可采取围困歼灭的战术 , 面对这样一支固守孤城的叛军 , 攻破城池从理论上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
但是在动乱的五代十国 , 各国之间攻伐不断 , 国家没有那么多心思去放在内乱平叛之上 , 或者说经受不起因为内乱带来的巨大军队人员减员 , 因此 , 郭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 , 攻破河中城 。
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持久战 , 河中城毕竟孤城 , 即使粮草丰备也定然有耗尽的一天 , 用时间消磨下去 , 获胜是早晚的事 , 但是这与郭威本来的最小代价攻破叛军的目的背道而驰 。朝中群臣都在猜测郭威要怎么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的时候 , 郭威的做法却令人大跌眼镜 。
郭威到达河中城下驻地之后 , 并没有马上幕府议事给叛军下马威 , 而是带人在城下游玩似的转悠了几圈 , 这番转悠看似悠闲 , 郭威实则在观察河中城的布防情况 , 果然如同情报所说 , 河中城城楼坚固 , 攻坚难度极大 , 若是贸然攻城 , 必定伤亡惨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