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晚清的京城街道环境到底有多差( 二 )


清朝|“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晚清的京城街道环境到底有多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当权者 , 官僚们没有想过对京城这个首善之地的道路环境进行治理吗?当然想过!无论是皇帝还是有抱负的官员都有整饬北京道路环境的想法 。
乾隆年间国力强盛 , 皇帝发拨专款用于改善京城道路 , 将土路改为石板路“以肃观瞻、以便行人” , 但这样的工程需要时时维护 , 所以到了晚清时期 , 国力衰弱 , 经济捉襟见肘的情况下 , 道路缺乏管理 , 又重新变回了“香灰路” 。
更为可恨的是 , 很多下层胥吏会借助道路翻修和改建的机会勒索商户 。清代规定京城每年春天由管理沟渠河道大臣会同巡城御史主导开地沟、通地气的工程 , 即把各个街道的地沟进行清理疏通 。经是好经 , 就怕下面的“和尚”念歪了 , 很多差役故意在大商铺门前开掘地沟 , 借以勒索商家 。光绪初年工部司员提议街道两旁商家集资翻修京城道路 , 反被该部右侍郎潘祖荫阻拦 , 说你现在这样做是一件好事 , 但是如果继任者以此为借口敲诈勒索百姓就成了祸事 , 因此也就不了了之 , 于是土路多、垃圾多、粪便多依旧是北京城道路的常态 。
清朝|“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晚清的京城街道环境到底有多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外国人眼中的道路环境
提到中外城市道路环境的对比 , 往往会有人拿唐宋时期的整齐划一与法国波旁王朝时期的脏乱差做对比 , 但是到了晚清之后 , 北京道路环境的恶劣让外国人都非常的诧异 。一位意大利的外交官对于晚清时期北京的的道路情况就感到很吃惊:“大街至少有40米宽 , 大街的正中、比其他部分高至少1米之处才是真正的马路 , 路宽约20米 , 积有厚约半米的黄土 , 马车的轮子和行人的脚步淹没其中 , 就像走在海边的沙滩上” 。
不仅是土路的问题 , 外国人也同样关注到了当时京城居民的不文明行为 。光绪十二年 , 一位德国银行家来到北京后写道:“所有的大街和广场都散发出让欧洲人不可忍受的臭气···所有家里或者是院子里的排泄物都收集在特殊的容器或者粪坑里 , 每天固定时间倒进大桶 , 与其他脏水一起泼到街上 , 混入与鞋一样高的尘土里···数以千计的苦力也在街上完成他们的消化过程 , 这也就不难理解这地狱一般的恶臭从何而来了” 。
清朝|“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晚清的京城街道环境到底有多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 , 西方列强就对“纸老虎”一样的清政府鄙薄不已 , 当他们走进这个国家的首都之后 , 看到的 , 更让自诩“文明、绅士”的外国人感到落后与愚昧 。但是对于只会做“黄土垫道”这等表面功夫 , 反而将帝国首都的道路环境视而不见的皇帝和太后来说 , 他们就如同鸵鸟一样 , 将城市环境的不堪阻隔在銮驾之外 , 掩藏在黄土之下 , 自欺欺人 。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了光绪三十年(1904年)东华门大街开始修筑第一条现代化碎石马路、以及铺设有轨电车等等一系列措施 , 才使得北京主要街区的道路、交通状况逐渐改观 , 但更多的则是如同“龙须沟”一样 , 属于城市边角的环境卫生问题直到民国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
作者:魏四维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正红旗下》老舍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秋风宝剑孤臣泪》 姜鸣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旧京琐记》夏仁虎 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4】《万历野获编》 沈德符 著中华书局
【5】《清人社会生活》 冯尔康 常建华 著沈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