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晚清的京城街道环境到底有多差

“黄土垫道 , 净水泼街”是清代帝王出行时的标配 , 这样做不仅凸显了皇家的特权与威风 , 而在此举的背后则是由于当时城市街道的肮脏 。
在明清两代 , 南方大型城市如南京等地多采用石板筑路 , 而在北方广大地区 , 则多是夯土筑路 , 甚至于北京这座皇城也只有正阳门外大街、西直门到圆明园等皇帝经常出行的道路才有不惜工本的石板路 , 其他地区则多是土路 。
清朝|“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晚清的京城街道环境到底有多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人眼中的道路环境
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就有记载:“街道惟金陵最宽洁 , 其最秽者无如汴梁 , 雨后其中多粪壌 , 泥溅腰腹···若京师虽大不如南京 , 比之开封似稍胜之” 。沈德符以南京、开封、北京三地的比较 , 含蓄的说明了北京环境之差 。
这样的情况从明代一直持续到清末 , 在老舍先生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关于北京城道路环境的描述就有“在那文明的年月 , 北京城的道路一致是灰沙三尺 , 恰似香炉 。好嘛 , 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 而在香炉里走十里八里 , 到了亲友家已变成了土鬼 , 岂不是大笑话么?” 。又有“可是 , 风又来了 , 使人感到眩晕 。天、地 , 连皇城的红墙与金銮宝殿似乎都在颤抖 。太阳失去光芒 , 北京变成任凭飞沙走石横行无忌的场所”这样的描写也与明人“燕市戴面衣 , 骑黄马 , 风起飞尘满衢陌 , 归来下马 , 两鼻孔黑如烟突”相呼应 。
清朝|“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晚清的京城街道环境到底有多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什么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内街道环境如此之差 , “恰似香炉”的模样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除了当时北京城外自然环境的破坏 , 更多的是城内街道建设的原因 。清末民初国学大师夏仁虎先生在《旧京琐记》中记载:“北京城市在未修马路之前 , 其通衢中央皆有甬道 , 宽不及二丈 , 高三四尺 , 阴雨泥滑 , 往往翻车 , 其势甚险” 。
为什么会在道路中间有这样一条高出平地三四尺额甬道呢?这就是清代皇帝出行时“黄土垫道”留下的遗迹 , 在每次皇帝出行都要黄土垫道 , 用完之后 , 百姓就在黄土上面倾倒炉灰杂物 , 久而久之就在街道中央形成了这样一条“路上之路” , 不仅横亘于长街 , 而且也是一座流动的“香炉” 。
然而更重要的是当时公共卫生条件较低 , 城市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也差 , 当时的人们“便溺多在路途” , 甚至地处大栅栏的同仁堂门前就多有人在此随意便溺 , 但是主人家受到堪舆迷信之说 , 认为这是“百鸟朝凤”之地 , 最是兴旺 , 不以为忤 。
清朝|“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晚清的京城街道环境到底有多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官僚眼中的道路环境
当然在老舍和夏仁虎这些大师的眼中 , 他们所见到北京城底层道路环境较差 , 那么在上层士大夫的眼中北京城的道路交通又是什么样的呢?
在《翁同龢日记》中就多次记载北京城“黄沙涨天”“黄沙塞天”“黄埃蔽天”的记载 。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 , 翁同龢对于北京这样“黄埃散漫”的天气是非常不适应的 。而他和同僚们 , 最痛苦的还不是这道路上的漫天黄沙 , 而是下雨 。如同老舍先生所说“炉灰三尺”再经过雨水的“滋润” , 行人车马的搅拌 , 北京城 , 真真变成了一个大泥潭 。此时需要出行的官员们面临的是“水深处深及马腹”“泥深处几三尺”“九衢泥淖”的局面 。
即使遇到这样的天气和环境 , 翁同龢和同僚们也还要在道路两旁向老佛爷和皇帝行跪拜礼 。光绪二十年六月初九日 , 翁同龢与其他大臣共同得到了太后赏赐的扇子和衣料 , 按照规矩要向太后谢恩 。于是翁同龢与礼部尚书崇礼、兵部尚书敬信等人在西苑蕉园门口等待太后驾临 , 以便当面谢恩 。可惜天公不作美 , 当日黑云如盖 , 倾盆大雨 , 翁同龢一行人只得在“道旁泥中西向排班扣头”跪谢天恩 , 按理来说西苑是皇家园林 , 道路环境应当较好 , 可一班国之干城只能跪在泥泞中 , 足以从侧面证明当时北京城道路状况堪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