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西周末年的“共和行政”真相究竟是什么?迄今扑朔迷离,难以定论( 二 )


先秦时代|西周末年的“共和行政”真相究竟是什么?迄今扑朔迷离,难以定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无独有偶的是 , 战国时成书的一些文献 , 如《吕氏春秋》、《庄子》等 , 皆有关于“共伯和”执政事详略不等的记载 。这一说法 , 还得到了新近发现的清华简的证实 。
那么 , 这位神秘的“共伯和”究竟是谁?史书记载 , 他是西周时卫国所属城邑“共”地的领主 。西周时称“共”的地方 , 一在今河南省卫辉县 , 当时是卫国的“邑”;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 。既然“共伯”的封邑在卫国 , 则今甘肃省泾川县之“共” , 显然不是“共伯和”的封邑 。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 , 西周末 , 卫国爆发了一场宫廷政变:卫釐侯去世 , 太子共伯余即位 。共伯的弟弟“和”深受父亲宠爱 , 遂萌生夺位异志 。他结交群臣 , 趁共伯送葬时 , 发动突袭 。共伯逃进卫釐侯墓中的地道中 , 自杀身亡 。卫国人将他埋葬在卫釐侯墓旁 , 谥曰共伯 , 拥立和为卫侯 , 即卫武公 。因此 , “共伯和”极有可能就是这个卫武公 。也是《师釐簋》等青铜器铭文中分别记载的“师龢(和)父”、“司马共” 。
先秦时代|西周末年的“共和行政”真相究竟是什么?迄今扑朔迷离,难以定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共和行政”的真实含义
师龢(和)父 , 又称“共伯和”、“司马共” , 在周厉王初担任“司马”一职 , 执掌西周军权 。“国人暴动”后 , 周厉王仓皇逃窜 , 太子姬静逃匿于召公家中 。愤怒的国人担心王室事后会血腥报复 , 于是决意斩草除根 , 诛杀太子姬静 。召公虽在国人心目中素有威望 , 但此时也无法改变国人们的决定 。为保全王室血脉 , 他只好将自己与太子姬静年龄相当的儿子交给国人们处死 。
先秦时代|西周末年的“共和行政”真相究竟是什么?迄今扑朔迷离,难以定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的西周大臣
鉴于“宗周”(镐京)暴乱频起 , 召公等来到“成周”(洛邑) , 招聚姬姓宗亲 , 号召他们团结凝聚 , 共渡难关 。执掌军权的“共伯和”成为其时贵族集团的中流砥柱 。鉴于周厉王的暴虐统治激起了“宗周”、“成周”等地区民众的怨愤 , 此时如果召回周厉王 , 或者拥太子姬静即位 , 都难免有再次激起国人暴乱、彻底颠覆周王朝的巨大风险 。况且厉王尚在人世 , 贸然拥立太子即位 , 也不合礼法 。
最终 , 召公等与“共伯和”多次密谋 , 达成共识:为暂时安抚国人 , 稳定政局 , 由虽非王室成员 , 却手握军权的“共伯和”(即卫武公)出面 , 与召公共同主政 , 对外则宣称“共伯和干王政” , 实则暗中维护姬姓王室血统、法统不至断绝 。
先秦时代|西周末年的“共和行政”真相究竟是什么?迄今扑朔迷离,难以定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4年后 , 厉王死于彘地的消息传到“成周” 。时过境迁 , 国人们对厉王的愤怒 , 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 。召公和“共伯和”(卫武公)见拥立太子姬静即位的时机已经成熟 , 于是就借助当时爆发的一场大旱 , 行占卜 , 进而宣扬天命太子即位的占卜结果 。召公与群臣顺应“天命” , 拥立太子登位 , 即周宣王 。“共伯和”宣布退位 , “复归国于卫” 。巧合的是 , 不久 , 天降甘霖 , 不仅解除了旱情 , 更使群臣、国人心悦诚服 , 为宣王统治的稳定进而实现“中兴”创造了有利时机 。“共和”时代 , 至此正式宣告结束 。
先秦时代|西周末年的“共和行政”真相究竟是什么?迄今扑朔迷离,难以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