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值得尊敬的无私教育家――武训( 二 )


经过多年的辛劳 , 武七终于积少成多 , 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 。由于他居无定所 , 钱款无处存放 , 就打算找一富户人家来存放 。他打听到本县有一位举人杨树坊 , 为人正直 , 名声很好 。武七觉得这个人值得信赖 , 于是跑到杨府求见 。由于他是乞丐 , 主人拒而不见 , 他便在大门口一跪就是两天 , 最后终于感动了杨举人 。武七把乞讨积钱、兴义学之事原原本本叙述一遍 , 杨举人大为感叹 。杨举人不但答应帮他存钱 , 并且表示要助他办学 。随着款项的增多 , 武七开始典买田地 , 备作学田 。同时他以三分息给他人放贷 , 以获得更多的资金 。在他49岁时 , 武七已置田230亩 , 积资3800余吊 。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的财力了 , 可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乞丐身份而选择享受 , 他继续过着赤贫的生活 。这时他觉得时机已经来临 , 决定创建义学 , 于是他向杨举人提出建义学之事 , 杨举人说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 , 武七应先娶妻生子 , 武七唱道:“不娶妻 , 不生子 , 修个义学才无私 。”
光绪十四年(1888) , 武七花钱4000余吊 , 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 , 取名“崇贤义塾” 。武七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来实现他的理想 , 在这三十年里 , 他受尽苦难 , 但始终坚定的一步步迈向他的目标 。学校建成后他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家跪请他们任教 , 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上学 。当年招生约50余名 , 依循惯例分为蒙班和经班 , 学费全免 , 经费从武七置办的学田中支出 。每逢开学第一天时 , 武七都要先拜老师 , 次拜学生 , 这种仪式持续多年 。每次置宴招待老师 , 他都请当地名绅相陪 , 而自己则站立门外 , 专候磕头进菜 , 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便匆匆而去 。平时 , 他常来义塾探视 , 对勤于教课的老师 , 他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老师 , 他跪求警觉 。有一次老师睡午觉睡过了头 , 学生在学堂内打闹 , 武七径直来到老师的房前 , 跪下高声唱道:“先生睡觉 , 学生胡闹 , 我来跪求 , 一了百了” 。老师十分惭愧 , 以后再也不敢疏懒 。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 , 他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 , 回家无脸见父兄” 。就这样 , 义塾老师对他十分敬惮 , 而学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 大家都严守学规 , 努力上进 , 学有所成者甚众 。
光绪十六年(1890) , 武七与寺院合作 , 在馆陶县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 。光绪二十二年(1896) , 武七又靠行乞积蓄 , 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 , 用资3000吊在临清县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 。武七一心一意兴办义学 , 为免妻室之累 , 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 。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都被他拒绝 , 他唱道:“不顾亲 , 不顾故 , 义学我修好几处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七义行 , 特下示召见 , 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 , 另捐银200两 , 并赐名武七为武训 。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的匾额 。武训的绝世奇行轰动朝野 。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 , 赏穿黄马褂 。从此武训声名大振 。光绪二十二年(1896)4月23日 , 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 , “(武训)病革 , 闻诸生诵读声 , 犹张目而笑” 。就这样 , 武训在众学童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 , 享年五十九岁 。出殡当日 , 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执绋送殡 , 遵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崇贤义塾的东侧 。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 , 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 , 一时师生哭声震天 , 乡民纷纷落泪 。
陶行知先生的短诗《武训颂》对武训的一生做了概括 , 诗中这样说:“朝朝暮暮 , 快快乐乐 。一生到老 , 四处奔波 。为了苦孩 , 甘为骆驼 。与人有益 , 牛马也做 。公无靠背 , 朋友无多 。未受教育 , 状元盖过 。当众跪求 , 顽石转舵 。不置家产 , 不娶老婆 。为著一件大事来 , 兴学 , 兴学 , 兴学 。”虽有人质疑武训受赏黄马褂一事的真伪 , 但武训为朝廷隆重嘉奖、为时人称颂却是不争的事实 。清王朝当时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 , 仍令国史馆为武训的事迹立传 , 这使得武训和他的事迹倍受当世瞩目 。根据《清史稿》宣统本纪的记载 , “己未 , 予积赀兴学山东堂邑.义丐武训事实宣付史馆 。”武训的事迹后来被编入《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六孝义一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