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无量子详解《贞观政要》:论公平( 八 )


贞观初年 , 国家的法令一视同仁 , 人民如果有违法乱纪的 , 都依法严办了 。即使断案有轻有重 , 朝廷听到臣下议论 , 无不欣然接受意见 。百姓知道皇帝惩罚他们并非出于私心 , 所以都心悦诚服;臣子看到自己直言进谏并没有触犯龙颜 , 于是也更加尽职尽忠 。可是近年来 , 您处理政事慢慢变得严苛 , 即使仍有网开一面之心 , 但是仍然过分苛刻地审察 , 常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做出取舍 , 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赏罚的轻重 。对于自己喜爱的人 , 即使罪过再大也会网开一面 , 寻找各种理由为他开脱;对于厌恶的人 , 即使过失非常微小 , 也会挖空心思加重他的刑罚 。执法失去了准确的定罪法则 , 凭着自己的心情和好恶来减轻或者加重罪名;臣子如果直言进谏 , 就会被怀疑是结党营私 , 欺瞒圣上 。因此受冤枉的人有口难辩 , 知情的官员不敢直言 。不去想如何使他们心服 , 反而只是强逼他们闭嘴 , 这样一来 , 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辞呢?另外 , 五品以上的官员犯罪 , 曹司必须上奏圣上 。这样做的本意是想明察真实的情况 , 从而酌情减刑;可是现在却是一味探求小节 , 甚至有些反而加重了刑罚 , 致使掌管司法的官员加大了对那些犯法官吏的打击 , 甚至因为自己的打击力度不够而深感遗憾 。有的事情并没有重罚的法律规定 , 就在法律之外寻找理由重罚 , 十有六七都是这样做的 , 所以近年来犯法的官员都害怕被皇帝知道 , 一旦得知自己被交付司法纠察的部门 , 都觉得侥幸 。这致使告讦的人接踵而来 , 加大治理却不能平息 , 君主在上面按照私心办事 , 官吏则在下面心怀欺诈 , 过于追究细节 , 不顾大体 , 对一个人处罚 , 却引起了众人的营私舞弊 , 这是与刑罚的公正背道而驰的 , 背弃了大禹对罪人哭泣的初衷 , 这样却希望人们和睦相处 , 使诉讼平息 , 是办不到的 。
所以《体论》上说:“奸淫盗窃 , 是百姓所痛恨的 。我顺从百姓的心意处罚他们 , 即使过重 , 百姓也不会认为残暴 , 这是因为我是出于公心的缘故 。怨旷饥寒 , 也是百姓所痛恨的 , 为了摆脱这种境遇而触犯法律 , 我体谅他们而宽大处理 , 百姓也不会认为是偏私 , 这也是因为我是出于公心的缘故 。法律重处的是百姓憎恶的事物 , 从轻处罚的是百姓所怜惜的 。所以应该奖赏微薄却能鼓励善行 , 减轻刑罚却能禁止奸邪 。”这样说来 , 刑法如果是出于公心的 , 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 量刑过轻也是可以的 。如果刑法是出于私心的就没有好处了 , 量刑过轻就会助长奸恶 , 量刑过重就会伤害到善良的人 。圣人实施刑法都是出于公心了 , 然而仍然担心有不完善的地方 , 于是就加上教化来补救 , 这是古代的人所关注的地方 。后世治理刑狱的人却并不这样做;还没有审讯有罪的人 , 就已经先主观臆断 , 到了审讯他的时候 , 就将预先想好的罪名强加给他 , 并且将这种行为称为有才能;不探究犯人犯罪的原因 , 却生硬的将其分类 , 按照皇帝的旨意作为处罚标准 , 却将这种行为称为忠心 。为官有才干之名 , 事主有忠诚之称 , 那么名利都会随之而来 , 这些人再驱逐百姓陷入法网 , 有这样的风气存在而想要使国家的道德教化纯正、隆厚 , 恐怕是很难的 。
凡是审理案子 , 都要按照父子的亲情 , 依照君臣的情分 , 权衡轻重先后 , 测量深浅程度 。展现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 , 将忠君爱民之心发挥到极致 , 如果有疑问就和大家一起商讨 。存在疑问就从轻量刑 , 这就是对刑法的慎重 。所以舜告诫咎繇:“你作为一名官吏 , 在量刑的时候要心存怜悯 。”又规定一个案子要经过群臣、群吏、万民三次审讯 , 大家都认可了 , 才能定罪 。可见 , 律令必然也参有人情 。所以《左传》说:“大小案子 , 虽然不能明察 , 但肯定有人情的因素在里面 。”但是 , 那些世俗苛刻、不知变通的官吏 , 用人情来获取财物 , 对有人情案子就放宽处理 , 对于仇人 , 就加以陷害 。为什么世俗小人的人情和古人宽大为怀的情感有着天壤之别呢?主管部门因为这样的人情而对司法官员们产生了怀疑 , 天子又因为这样的人情而对主管部门产生了怀疑 。这是君臣之间上下之间在互相怀疑 , 这样却想要群臣树立节操 , 尽忠为国 , 那就太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