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共享数字经济为中日带来哪些创新活力,专家这样说

【数字|共享数字经济为中日带来哪些创新活力,专家这样说】◎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房琳琳 何 屹 侯萌 何沛苁
◎ 科技日报实习采访人员 张佳欣 龙云 卢子建 余昊原 李忠明
数字|共享数字经济为中日带来哪些创新活力,专家这样说文章插图
第16届“北京—东京论坛”数字经济分论坛中方主会场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周维海摄
疫情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 而数字经济在全球共同应对疫情过程中 , 凸显了其蕴藏的巨大潜力 。
一份牛津经济研究院报告认为 , 预计到2025年 , 数字经济占全球GDP的比重 , 将由现在的15%上升到25%左右 。 目前 , 从数字经济规模看 , 美国居第一 , 中国居第二 , 德国日本英国居第三到第五位 。
这一发展态势 , 把“数字经济”推到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 , 数字经济相关话题成为中外双边乃至多边框架下推进的重要议题 。
在12月1日举办的第16届“北京—东京论坛”数字经济分论坛上 , 中日两国12位专家、学者针对两国开展合作可能性 , 进行了坦诚而热烈的讨论 , 并就相关议题达成共识 。
新课题:
数字经济如何参与社会治理
我们要建设怎样的数字化社会?“在快速走出疫情带来的经济困境过程中 , 数字技术就像经济、社会运行的‘韧带’ , 通过‘高韧性’缓解‘硬冲击’ , 为产业‘V形反弹’蓄力 。 ”腾讯云商务副总裁、东北亚区总代表赵剑南强调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
数字技术在支撑数字经济乃至社会治理过程中 , 能够扮演什么角色?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认为 , 从中国的科技抗疫和经济恢复角度看 , 数字治理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向 , 基于数字技术的多元共治 , 将成为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的创新形态 。 与会专家基本赞同这一主张 , 并认为亚洲会成为全球数字化先行先试的一个重要区域 。
对于如何管理数据 , 特别是在数据跨境流通过程中的确权、课税等多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 刘松分享了中国古代“治水”的智慧 , “今天的数据要素与水要素非常相似 , ‘治数’如同‘治水’ , 宜疏不宜堵 。 由于数据要素的多元性、多变性特征 , 不能用简单的硬性规则来规制流动性数据 。 ”
双方嘉宾一致认为 , 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开启 , 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 , 也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 。
对可能带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数字技术 , 如何做到既保护创新积极性 , 又在规范的“河道”中有序前行?
中方主持人、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房汉廷提出 , 创新和规制本身是一对矛盾体 , 没有一定的创新过程 , 哪些该管、哪些该放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反过来 , 创新到了一定程度如果不兼顾新变化带来的系列风险 , 也会带来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 但从另一方面看 , 创新突破规则 , 规制保护创新 , 二者既相互制约 , 又相辅相成 。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 , 日本株式会社NTT Data咨询委员岩本敏男提出 , 在数字化服务中 , AI技术的数据开发方需要制定对数据的使用规则 , 数据使用方同样也需要有相应规则来被约束 。 日立制作所常务董事、首席技术官铃木教洋则认为 , 数据的使用需要更高的智慧 , 来综合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
新起点:
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上增进互信
数字安全是论坛重点讨论的话题 。
日本自民党竞争政策调查会长伊藤达也认为 , 疫情之下 , 中国已经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的实效 。
铃木教洋提出 , 不同国家情况不同 , 需要综合考虑制度、系统等综合因素来探讨相关问题 , 他希望日本与中国在此方面进一步深入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
房汉廷提出 , 中日双方特别是产业界 , 要认真思考 , 如何在数字产业链上深度合作 , 并保障产业链供应不间断 , 同时共同将其作为公共产品来使用和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