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为何说北宋是文人最好的时代!这得从一块碑说起


辽宋夏金|为何说北宋是文人最好的时代!这得从一块碑说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太祖于建隆三年(962) , 曾密镌一碑 , 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 , 谓之誓碑 。平时门钥封闭甚严 , 誓碑用销金黄幔遮蔽 , 任何人不得入观 。
北宋各代皇帝皆如此相承行事 , 按时礼谒 , 恭读在心 , 没有泄漏 。
直到北宋末的靖康之变 , 宋廷罹难 , 京城被劫 , 太庙中祭器都被金人席卷而去 , 大门洞开 , 人们方得一睹此碑尊颜 。
誓碑高约七八尺 , 阔四尺余 , 上刻誓词三条:一为“柴氏(后周宗室)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 纵犯谋逆 , 止于狱中赐尽 , 不得市曹行戮 , 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为“不得杀士大夫 , 及上书言事人 。”三为“子孙有渝此誓者 , 天必殛之 。”
反映出这位统治者胸怀之宽厚 , 执政之仁慈 , 这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几乎是空前绝后的 。宋太祖会做这件事吗?如果太祖没有做过 , 那么又是谁一精一心编造了这个“太祖誓碑”的故事呢?
宋太祖的为人应与此誓碑的内容真实性有很大关系 。
太祖虽出身行武 , 却酷爱读书 。他随周世宗打淮南时 , 有人揭发他私载货物达数车之多 , 检查下来 , 主要是书籍数千卷 , 这应是他比较重视读书人及文官的原因之一 。
当然宋代重文抑武的主要目的是出于对武将防范的需要 , 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 , 人民深受其害 。我让选干练的儒臣百余人 , 分治大藩 , 即便都是贪浊 , 也抵不上一个武将 。”
因为文臣不会很大地危及政权 , 而对其宽大仁厚可收买人心 , 这实在是他能进一步巩固统治的英明之处 。
同时 , 太祖在平定南方各政权的过程中 , 坚持不杀降王 , 如平定后蜀 , 召其国君孟昶入京 , 有大臣密奏 , 请擒杀其君臣 , 以防生变 。太祖批道:“汝好雀儿肚肠!”
宰相赵普好几次在太祖面前说起以前不善待自己的人 , 意欲加害 。
太祖却回答:“倘若在凡俗尘世都能认出日后的天子宰相 , 那人人都去寻找了 。”
其后 , 赵普再也不敢在太祖面前提起类似话题 。
还据说 , 太祖即位之初 , 见一宫嫔抱一小儿 , 经问知是周世宗之子 。
太祖问左右大臣如何处置 , 赵普等主张处死 , 潘美在旁独不语 。
太祖说:“即人之位 , 杀人之子 , 联不忍为 。”
潘美才说:“我与陛下曾同为周世宗之臣 , 劝陛下杀之 , 是负世宗;劝陛下不杀 , 陛下必定怀疑我 。”太祖当即判给潘美为养子 , 后不再过问 。宋太祖似乎可谓宽厚之君主 , 其豁达和自信 , 往往高人一筹 。
辽宋夏金|为何说北宋是文人最好的时代!这得从一块碑说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次 , 还应考察太祖誓碑的内容与宋代所执行国策之间的关系 , 从中也能透露出有关情况的可靠性如何 。
赵翼《廿二史札记》有“宋待周后之厚”谈到 , 宋太祖登极 , 迁周恭帝母子于西京 , 易号郑王 , 造周六庙于西京 , 命周宗正以时祭享 , 并派官员祭拜周太祖、周世宗之陵 。建隆三年(962) , 迁郑王至房州 。
开宝六年(973) , 郑王过世 , 此距禅位已14年 , 而宋太祖仍素服发哀 , 辍朝十日 , 谥号恭帝 , 葬周世宗陵之侧 , 曰顺陵 。
宋仁宗时 , 诏取柴氏谱系 , 于诸房中推最长者一人 , 岁时奉周祀 。寻录周世宗从孙柴元亨为三班奉职 , 又诏每郊祀录周世宗子孙一人 。
至和四年(1057) , 遂封柴泳为崇义公 , 给田十顷 , 奉周室祀 , 子可袭封 , 并给西京周庙祭享器服 。
宋神宗时 , 又录周世宗从曾孙柴思恭等为三班奉职 。宋徽宗时 , 诏柴氏后已封崇义公 , 再官恭帝后为宣教郎 , 监周陵庙 , 世为三恪 。南宋时 , 高宗、理宗诸朝也时有封柴氏袭崇义公之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