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多次写到“于七之乱”?它究竟是什么( 三 )


还有《公孙九娘》篇 , 一向以人鬼大团圆结尾的众多人鬼情未了故事中 , 只有这一篇 , 人鬼殊途 , 且鬼界阴森可怖:
但见坟兆万接 , 迷目榛荒 , 鬼火狐鸣 , 骇人心目 。
诗词歌赋|《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多次写到“于七之乱”?它究竟是什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是啊 , 这白骨累累、人鬼齐哭的人间地狱 , 国在哪里?家在哪里?还有什么心肠 , 去谈儿女私情 , 去续人鬼情缘?
出生于明朝末年的蒲松龄 , 对明朝 , 实际上是没有记忆的 , 当然更不会有反清复明的思想 , 他在小说里对清初大屠杀的描写揭露 , 完全是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 , 以亲历者的身份 , 为无辜枉死的数十万山东百姓 , 呐一句喊 , 发一声怒 , 讨一个公道!
只是 , 时移世易 , 隔着数百年的历史长河 , 后世读者 , 不过是把他的这一篇篇鬼话连篇 , 真的只是当作鬼故事来读 , 谁能想到 , 它其实是清初山东百姓被屠杀的血泪控诉史呢?
所以蒲松龄才在他的《聊斋志异》自序里说:
浮白载笔 , 仅成孤愤之书 。
又说:
知我者 , 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是啊 , 当看到这段夫子自道 , 我们只觉汗颜 , 我们真的只是在读他书里的人狐相恋、人鬼情未了 , 又有几人去真正深读他文字背后的 , 那一身正气、一腔孤愤 , 秉笔写春秋的郁郁不得志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