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多次写到“于七之乱”?它究竟是什么

读《聊斋志异》 , 会发现书中至少有两次直接写到于七之乱 , 一次是《野狗》篇 , 开头一句便是:
于七之乱 , 杀人如麻 。
诗词歌赋|《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多次写到“于七之乱”?它究竟是什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然后是《公孙九娘》篇 , 写得更细 , 也更惨不忍闻:
于七一案 , 连坐被诛者 , 栖霞、莱阳两县最多 。一日俘数百人 , 尽戮于演武场中 , 碧血满地 , 白骨撑天 。
还有些篇目 , 虽未直接点于七之乱 , 亦可以归为类似战乱 , 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 例如《乱离二则》写清兵入侵时:
乱兵纷入 , 父子分窜 , 女为牛录俘去 。
为什么蒲松龄会在狐鬼故事里一再写到战乱 , 还直接点名于七呢?要解开这个疑惑 , 我们还得先从于七这个人说起 。
于七是土生土长的山东栖霞人 , 他14岁拜师习武 , 崇祯二年就中了武秀才 , 第二年又中了武举人 。
于七家世显赫 , 他的外祖父 , 是著名抗倭名将戚继光 。他的祖父于进表 , 是栖霞巨商 , 当地金矿矿主 , 可比如今的煤老板有钱得多 。他的父亲于可清 , 绰号“草上飞” , 是明朝大将 , 后来在崇祯二年 , 与后金作战中 , 战死沙场 。所以说 , 于七这人 , 是名人之后 , 还是富三代 , 官二代 。
明朝灭亡后的顺治五年 , 于七在山东栖霞锯齿山 , 举起抗清大旗 。起义队伍的成员 , 大都是自家员工(淘金工) , 还有邻近各县的农民 。
诗词歌赋|《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多次写到“于七之乱”?它究竟是什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身为明朝遗民 , 还是武举人 , 又是当地富豪 , 加之清朝又是初初入关 , 人心不服 , 民心思反 , 所以于七的起义队伍 , 日益壮大 , 以至仅隔了一年 , 顺治七年 , 起义军就干了一件大事 。
这一年 , 起义队伍进攻宁海州 , 杀死知州刘文淇 , 一鸣惊人 , 清朝的《登州府志》详细记载此事:
(顺治)五年 , 栖霞民于七 , 招集亡命 , 据锯齿山(牙山) , 肆行剽掠 。七年 , 率众攻宁海 , 知州刘文淇死之 。
然后清廷开始认怂、招安 , 时任登州知府张尚贤 , 奉朝廷之命 , 给了于七一个栖霞县把总的七品武官 , 就算招安了 。
话说不过是地方叛乱 , 为什么清廷剿都不剿 , 就直接招安了呢?这实际上是因为清廷其时刚入关不久 , 敌对势力太多 , 自顾不暇:
朝廷以反侧者多 , 每招抚之 。
--《山东通志》
当时的南明政权在广西 , 金声桓、李成栋、姜瓖等人又先后在江西、广东、山西等地举起反清复明大旗 , 多尔衮也在这一年去世 , 清廷内外交困 , 所以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 当然最好 。
于七被这样如宋江般被招安 , 后来也受到很多抗清志士的指责 , 不过招安后的于七 , 并没有如小说里写的那般 , 被人害死或毒死 , 反而摇身一变为栖霞、莱阳两地的著名人物 , 当地有头有脸的人 , 都和他有交往 。彼时的他 , 又俨然成了上梁山之前的宋江 。
顺治十八年春 , 于七的弟弟于九 , 因为一件小事 , 与莱阳人宋彝秉 , 在一场庙会上发生纠纷 , 聚众斗殴 。
诗词歌赋|《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多次写到“于七之乱”?它究竟是什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按说这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 可是谁能想到 , 就是这样一件小事 , 最终让栖霞、莱阳两地 , 数千百姓 , 因此无辜惨死 。
宋彝秉大概在斗殴中吃了亏 , 很快 , 他到兵部实名举报于七正准备策划谋反大事 。
清廷闻知此事 , 立即派官兵上门抓捕 。明明是诬告 , 这一次 , 为何清廷问都不问 , 就直接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