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多次写到“于七之乱”?它究竟是什么】因为此时的清廷 , 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清廷了 , 政权逐步稳固 , 南明政权和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势力 , 已是强弩之末 , 苟延残喘 , 早已不足为惧 。
所以清廷已具备足够精力和实力 , 来对付这些地方叛乱势力 , 尤其是对于七这类本来就有前科的前朝遗民 , 正愁找不到杀你的借口呢 。
于七被逼再次率众起义 。
因为有了上次起义的成功经验积累 , 又有了如今十多年的广结人脉 , 起义军甫一行动 , 便占据锯齿山、昆嵛山、招虎山、鳌山等有利地形 , 清廷迅速派征东将军济席哈 , 率大军直逼莱阳 , 围攻锯齿山大本营 。
战争 , 从顺治十八年底 , 一直打到康熙元年 , 清廷历经数月围攻激战 , 最终于七因实力悬殊、寡不敌众 , 起义宣告失败 。山中男女老幼和起义军 , 共十几万人被清廷屠杀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于七从锯齿山突围 , 后来在崂山出家为僧 。
于七晚年潜心研究拳术 , 后成为螳螂拳的发明者 。
隐姓埋名出家为僧的于七 , 得享高寿 , 终老寺庙 , 但是却给栖霞、莱阳两地的无辜百姓 , 以及于氏宗族带来灭顶之灾 。
因为找不到于七 , 清廷于是将愤怒全部发泄到隐藏在山里的普通民众身上 , 数万手无寸铁的无辜民众被处死 , 尸遍山野、血流成河 。后来有人在锯齿山下建了一座亭子 , 取名“血灌亭” 。
在于七的老家栖霞 , 于家大小50多人 , 被满门抄斩;受牵连的宗族亲友 , 三千多人被关、被杀 。
而当初诬告于七的宋彝秉 , 却因举报有功 , 不仅升了官 , 朝廷还将于七的家产 , 全部赏赐给他 , 他因此一夜暴富 。
再来看蒲松龄 , 第一次于七起义时 , 他已经8岁 , 第二次于七起义 , 他22岁 。
有一则流传很广的和蒲松龄有关的爱情故事说 , 蒲松龄22岁时躲避“于七之乱” , 在一个小山村 , 和年仅十六岁的陈淑卿相遇、相爱 , 结为夫妻 。半年后回家 , 他们不合法的婚姻遭到父母反对 , 陈淑卿被迫离开蒲松龄 。
蒲松龄30岁时到江南宝应县做幕宾 , 借南游的机会跟陈淑卿共同度过一段幸福时光 , 还生育了子女 。遗憾的是蒲松龄的幕宾生活 , 仅一年就结束了 , 陈淑卿也因病与世长辞 , 给蒲松龄留下无尽思念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人考证故事中的陈淑卿 , 实际上是蒲松龄友人王敏入的妻子 , 所以故事是虚构的 。
姑且不论故事真假 , 但两次于七之乱 , 蒲松龄应该都有与众多苦难乡邻四处逃难、流离失所的痛苦经历 , 所以才在自己的文章里一再加以描写 。
实际上除了栖霞、莱阳的于七起义 , 在蒲松龄的家乡淄川 , 还有持续长达三年之久的谢迁起义 , 最终也被残酷镇压 。
在蒲松龄的《鬼哭》篇 , 就记述了谢迁被杀 , 清军屠城 , 满城鬼哭的血泪场景:谢迁之变 , 宦第皆为贼窟 。王学使七襄之宅 , 盗聚尤众 。城破兵入 , 扫荡群丑 , 尸填墀 , 血至充门而流 。
说到清初大屠杀 , 世人皆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 惨绝人寰 , 却不知 , 在山东诸地 , 大屠杀同样惨不忍闻 。
《聊斋志异·鬼隶》里说:“无何 , 北兵大至 , 屠济南 , 扛尸百万” , 或许数字有夸大之处 , 但是清兵在包括济南在内的山东各州县屠杀人数 , 至少也有数十万之多 。
为避清朝文字狱 , 蒲松龄不得不在文章里 , 对大屠杀以含蓄之笔写出 , 所以写于七起义 , 一句“于七之乱 , 杀人如麻” , 不明所以的读者 , 甚至会粗心的理解为 , 于七这个大魔头杀人如麻;而写谢迁起义时 , 亦以“贼”、“盗”呼之 , 但是在鬼话连篇的字里行间 , 仍饱含对清廷屠杀无辜民众的血泪控诉!《野狗》篇里的那“兽首人身 , 伏啮人首 , 遍吸其脑”的“野狗子” , 又何尝不是对清廷统治者屠杀民众的无声咒骂!
- 诗词歌赋|朱熹所称道的两个才女一个是李清照,另一个才女是谁?
- 诗词歌赋|“异域”角度看唐诗——初盛唐诗歌中的西域与岭南
- 诗词歌赋|观宋填词165|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出自方岳诗词
- 诗词歌赋|孟国栋 孙晓磊丨也说“衡阳雁”
- 诗词歌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用雨霖铃写尽成年人离别之苦
- 诗词歌赋|元稹大雪节气诗解读:积阴成大雪,依依惜暮晖
- 诗词歌赋|汉代无名氏的冬日相思:前日风雪里,故人从此去
- 诗词歌赋|“七刘八张十二王,天下独一房”是什么意思?房姓的祖先来头好大
- 诗词歌赋|范曾要超八大仙人,范扬要超齐白石,叔侄俩哪里来的自信
- 诗词歌赋|王国维最经典的一首词,最后2句太唯美,几乎难以超越